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17日
腰痛与肾虚的关系
□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曾海飞
腰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腰痛的症状,或轻或重。很多人认为腰痛就是肾虚引起的,来医院就诊开点补肾的药,但疗效甚微。腰痛是不是肾虚,腰痛的原因是什么?腰痛和肾虚有什么关系呢?
腰痛的原因
腰痛原因复杂多样,现代医学认为腰痛大部分是由局部病变引起,也可以由邻近器官疾病波及引起。
1.泌尿系疾病:如肾炎、肾盂肾炎、泌尿道结石、肾结核和肿瘤等均可引起腰痛。①肾炎呈深部胀痛,位于腰肋三角区,医生在叩诊时会出现轻度疼痛。②肾盂肾炎腰痛较鲜明,叩击痛较明显;肾脓肿多为单侧腰痛,常伴有局部肌紧张和压痛。③肾结石多为绞痛,疼痛剧烈。④肾肿瘤引起的腰痛多为钝痛或胀痛,有时呈绞痛。
此外,男性前列腺病变可引起下腰骶部疼痛,伴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女性慢性附件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可引起腰骶部疼痛,且伴有下腹坠胀感和盆腔压痛。
2.腰椎及椎间盘问题:①椎间盘突出,青壮年多见,常有扭伤史,主要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有时候疼痛剧烈,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卧床休息时缓解。②退行性脊柱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晨起时感腰痛、酸胀、僵直而活动不便,活动腰部后疼痛好转,但过量活动后症状又加重。③椎间盘突出或椎管内肿瘤、硬膜外脓肿等可出现脊髓压迫症,患者常感觉颈背痛或腰痛,并沿一根或多根脊神经后根分布区放射,疼痛剧烈,呈烧灼样或绞榨样痛,脊柱活动、咳嗽、喷嚏时加重。
3.腰肌病变:①腰肌劳损,常因腰扭伤治疗不彻底或累积性损伤,会自觉腰骶酸痛、钝痛,休息时缓解,劳累后加重。②腰肌纤维组织炎,患者大多感腰背部弥漫性疼痛,以腰椎两旁肌肉为主,晨起时加重,活动后好转,但活动过多疼痛又加重。
4.腹腔脏器病变:①内脏消化道及脏器的传入纤维与一定皮肤区的传入纤维进入相同的脊髓段,故内脏传入疼痛感觉可刺激兴奋皮肤区的传入纤维,引起感应性疼痛。②胃、十二指肠溃疡,后壁慢性穿孔时直接累及脊柱周围组织,引起腰背肌肉痉挛出现疼痛。③急性胰腺炎,常有左侧腰背部放射痛。④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有消化道功能紊乱的同时,常伴有下腰痛。
腰痛的辨证论治
中医称腰痛为腰痹病,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腰部反复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甚至行动受限等为主要症状表现。腰痹病的范畴比较宽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椎管狭窄、慢性盆腔炎、肾结石等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腰痹病。腰痹病除了腰部局部疼痛,还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并伴有肢体关节肌肉沉重发麻、屈伸不利等症状,除外伤、受寒着凉等外因诱发,多与体质先天不足、久坐、过劳等内因有关。
因此,腰痛与肾虚不是直接的对等关系,腰痛不一定是肾虚引起,就诊者需要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告知医生腰痛时的伴随症状,医生根据问诊、查体等做出初步判断,再进行相关的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中医认为,腰痹病之所以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多由于自身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或跌打损伤,以致经脉气血不通,筋骨关节失于濡养造成。治疗上,应注意辨证论治,攻补兼施,扶正祛邪。临床上主要分为肾虚型、风寒型、瘀血型、湿热型等四大类型。
腰痛的治疗,中医并不是单纯补肾,需医生进行望闻问切后,再辨证施治,如果确为肾虚证型,则进行补肾治疗,且肾虚还分阴虚和阳虚,偏肾阳虚者可温补肾阳,偏肾阴虚者宜滋补肾阴治疗。如为风寒证,治宜温补阳气、逐风散寒、祛湿止痛;如为瘀血证,治疗应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如为湿热证,治疗应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如遇这些实证仍盲目补肾,非但不能缓解症状,甚至会加重病情,使症状迁延。
至此,我们可以知道,腰痛是一种临床症状,肾虚是腰痹病的众多证型中的一种类型,除了肾虚证以外,还有很多实性证型。因此,遇到腰痛就进行补肾治疗是不正确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