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17日

中医辨治呼吸衰竭重症

□ 北海市合浦县中医医院 郭 亮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对于呼吸衰竭重症,中医辨证施治疗效明显。临证主要是以祛邪为主,兼顾补肺健脾或益气。

1.痰瘀阻肺 证见咳喘明显,呼吸气促,痰稠不易咯出,神疲乏力,唇青舌紫、苔黄,脉滑。本证多因肺气失宣、痰浊内阻所致。痰阻肺气,肺失宣达,气逆上冲,而见咳喘、呼吸气促;肺气虚,血行涩滞,百脉皆瘀,故见唇青舌紫等血瘀之象。治宜清肺化痰。常用的方剂可选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

①二陈汤:二陈汤属于祛痰剂,由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等组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可用于痰湿证引起的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肢体困重、舌苔白滑或腻等。

②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由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组成。具有温肺化痰、降气消食的功效,可用于痰壅气滞引起的咳嗽喘逆、痰多胸痞、舌苔白腻、脉滑等。

2.里热炽盛 证见高热,头痛,烦躁不安,呕吐,呼吸急促,兼见抽搐、神昏等,舌质红绛而干,苔黄,脉滑数。本证多因热毒炽盛而致。热盛于内,故见高热烦躁;热毒引动肝风,可见抽搐;热毒嚣张,邪陷心包,可见神昏。治宜甘寒滋润,清热生津。里热炽盛证可以选用白虎汤治疗,主要由石膏、甘草、粳米等组成,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内热炽盛者方剂中酌加一些清热泻火之品,如金银花、石膏、黄连、大黄等,以泻火解毒和通便。

3.温毒内闭 证见高热,神志迅速转入昏迷,烦躁谵妄,面色青紫,唇指发绀,喉内痰鸣,呼吸不整,快慢深浅不匀,或见抽搐频繁,角弓反张,双目斜视,瞳孔不等,舌绛少苔,脉滑数。本证多因邪毒炽盛,痰热内闭所致。清窍被阻,阳气郁滞,气机失畅,故见神昏谵妄;阴绝阳衰,元气散脱,故见呼吸节律不整;若热毒引动肝风,肝风内动,则见抽搐。方选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方由生石膏、鲜生地、板蓝根、水牛角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4.阴绝阳衰 多为晚期重症,证见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昏迷,面色晦暗,皮肤发花,四肢厥冷,唇指发绀,呼吸微弱,舌质淡或紫暗,少苔,脉微细欲绝。本证多因邪热炽盛,里热伤阴,阴液大伤,致真阴耗竭,脏腑阴伤,阳无所附,使正气大伤,真阳亦竭,则五脏六腑的功能衰败,阴绝阳衰,而见诸症。阴盛阳虚一般分为肾阳虚和心阳虚,治疗以补阳为主。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以下方子:

①肾阳虚者,方选金匮肾气丸,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等组成。也可选用右归丸,由附子、五味子、山茱萸、山药、丹皮、鹿茸、熟地、肉桂、泽泻、茯苓等组成。

②心阳虚者,方选保元汤,由人参、黄芪、甘草、肉桂、生姜等组成。若患者心悸较重,可以服用参附龙牡汤加减。

除上述方子外,患者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来治疗。

清开灵: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导致的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呼吸衰竭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清开灵来服用。

参麦饮:参麦饮具有养阴润肺的功效。主要用于肺肾两虚所引起的咳嗽气喘、咽干口燥等多种症状。

鲜竹沥:鲜竹沥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祛痰剂药物,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化痰的功效,在治疗热咳嗽、痰黄黏稠等呼吸道疾病方面有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生脉散合参附汤:生脉散合参附汤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有红参、麦冬、五味子、附子组成,可以有效地改善肺气衰竭,呼吸急促等一些症状。

此外,在治疗期间应协调吸氧治疗以缓解症状。吸氧治疗不宜过长。同时,还应注意禁止大量吸氧,以避免过度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