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17日

瑶药采收有讲究

□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王艳秀 魏江存

瑶族医药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金秀是瑶族支系最多、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瑶族自治县,金秀大瑶山复杂而典型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药材所含的有效成分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而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与瑶药材的采集季节、时间和方法关系密切。瑶族人民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积累,掌握了瑶族采收和贮存的知识,笔者小汇如下,供读者参考。

1.全草及茎叶类

①全草及茎叶类:一般在夏季植物生长旺盛时、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此时性味完整,药力雄厚,最适采摘,如九节风、忍冬藤、金骨风叶。有的只采收地上部分,如薄荷、荆芥等。蒲公英和车前草等以带根全草入药的,则整株连根拔。部分药材只采带花枝梢,也有采取嫩苗的,如茵陈蒿应于春初采收为佳,过时就不能供药用。参叶通常在花蕾将开放时或正当花朵盛开时的夏季采收,此时植物已经完全成熟,而且生命力最为旺盛。枇杷叶须在秋天落叶后扫起入药。

②根和根茎类:早春二月,新芽未萌,深秋时节,多数植物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其营养物质多贮存于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高。根茎类药材常在秋末、冬季或初春植株枯萎而春苗未出时采挖。例如五层风,在秋末及冬季采收具有坚实粉性,此时营养物质大部分存于植物体内,所含的有效成分较高,一旦到了春天,地上部分长出,根茎则完全无粉质,便不能入药。野生药用植物在冬季地上部位枯萎后,找寻不易,则以在秋末苗枯之前采收为宜,但防风须在早春地上部分刚发芽时采收,因其在春天采收其体糯而润,质量较好。

③树皮与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剥取树皮采收为好。此时生长旺盛,质量较佳,且树木枝干内浆汁丰富,形成层细胞分裂迅速,皮层和木质易剥离。如肉桂宜在清明前后雨天采收。但三棵针根皮等以秋后采收为好,此时养分多贮存于根部;丹皮秋天采收粉性大,品质好。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相似,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集,如牡丹皮和苦楝根皮。树皮类药材一般要多年生长才能入药,如肉桂、丹皮、地骨皮等需5年左右方可供药用;厚朴、杜仲等甚至要生长15~20年始能采皮。

④花类:药材花期一般较短,若采收时间不当,对药材品质影响大。花的采收,宜在花正开放时采,如红顶风;月季花、蜡梅花等则在含苞时或初放时采。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摘,若过早则气味不足,采收过迟,则易致花瓣脱落或变色,气味散失,影响质量,如菊花、旋覆花。金银花、槐花、辛夷等花宜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有些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如月季花。而蒲黄等以花粉入药,则须于花朵盛开时采收。采花时以晴天、清晨为好,利于晾干,防止霉烂。

⑤果实和种子:多数果实类药材,宜在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因为老熟后果实破裂而影响质量,或种子散落,不便收集,如瓜蒌、马兜铃等。金骨风、五指风等应在初熟或未老熟时采收。以种子入药的,如果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可以割取整个果序,悬挂在干燥通风处,待果实全部成熟,进行脱粒。若同一果序的果实次第成熟,则应分次摘取成熟果实。

2.动物药

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畜、禽、兽类宜秋冬凉爽季节采收,选取膘肥、无病者为上;昆虫类药物应在夏、秋季采收,如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动物粪便类以经过风吹日晒者为好。

3.矿物药

矿物类药材,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故四季均可采收。一般以未露地面、未受风化者为佳,如石膏、寒水石、磁石等。

总之,药材的正确采收与贮存,对于药源的保护和药材质量的保证都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采收野生瑶药材时,应注意保护药源,既要考虑临床需要,又要考虑长远利益,计划采药,合理采挖。做到凡地上部分者要留根,地下部分者要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合理轮采,轮采地要分区封山育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