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17日
陈慧侬辨证治疗崩漏临床治验(二)
4.肝肾阴虚兼血瘀证
【病案举例】
冯某,女,31岁。2018年6月9日初诊。主诉不良妊娠史1次,月经紊乱1年,阴道不规则流血6天。自诉孕1产0,2016年曾有胚胎停育清宫史。1年来月经先后不定期,经期延长,淋漓不尽15~20天,经量中等,色偏暗,有血块,无明显痛经。末次月经为5月17日,量少,5天干净。6月3日始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少,色暗,至今未净,无腹痛。刻诊症见身形消瘦,夜寐欠佳,口干,心悸,腰酸痛,二便调,脉细弦,舌红,苔少,舌边有齿痕。中医诊断为崩漏。辨证为肝肾阴虚血瘀。西医诊断为不良孕产史、异常子宫出血。治法为滋补肝肾兼化瘀。处方:蒲黄20克,五灵脂10克,桑叶15克,仙鹤草15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0克,甘草5克,生地黄15克,地骨皮15克,藕节10克。5剂,水煎服。
2018年6月14日二诊。患者阴道流血未干净,6月12日阴道流血量多,如中等月经量。夜寐欠佳,口干,心悸,腰酸痛;脉细弦,舌红,苔少,舌边有齿痕。处方:太子参15克,旱莲草15克,麦冬10克,女贞子10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黄柏10克,黄芩10克,续断15克,菟丝子15克,当归10克,五味子5克,甘草5克。7剂,水煎服。
2018年6月22日三诊。患者末次月经为6月3日至6月17日,行经15天干净。夜寐欠佳,盗汗,口干,纳差。腹胀,腰酸好转,无心悸,大便溏,2~3天一行;脉细弦,舌红,苔少。处方:姜半夏15克,黄连3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人参10克,大枣10克,甘草5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生地黄15克。7剂,水煎服。
2018年6月30日四诊。患者末次月经为6月3日,纳可,无腹胀,大便正常,2天一行。睡眠好转,脉细弦,舌红,苔少,舌边有齿痕。处方: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0克,生地黄15克,地骨皮15克,玄参10克,白芍15克,甘草5克。7剂,水煎服。
2018年7月16日五诊。患者夜寐好转,纳可,仍腰酸,无心悸及盗汗,易困乏,大便2天一行;脉细弦,舌红,苔少,舌边有齿痕。处方:黄柏10克,熟地黄15克,知母15克,龟甲15克,山茱萸10克,山药15 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7剂,水煎服。
2018年7月31日六诊。患者末次月经为7月17日至7月25日,经量中等,8天干净,经色暗红,少量血块,无痛经。睡眠可,纳可,腰酸好转,无心悸,盗汗,大便溏,2天一行,小便正常。经前乳房胀痛。PRL53.17 n克/mL(<23.3)。脉细弦,舌红,苔少,舌边有齿痕。处方:黄柏12克,熟地黄15克,知母15克,龟甲15克,柴胡15克,白芍20克,炒麦芽20克,白术10克,炮姜5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山楂10克,甘草5克。7剂,水煎服。
连续治疗5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2018年11月6日查血HCG确诊为宫内早孕。用寿胎丸加生脉二至丸保胎至孕11周。
【按】陈慧侬指出,该例患者素体阴虚,身形消瘦,所从事工作繁忙且常常夜班。由于熬夜耗伤肝肾之阴血,故肝肾阴虚愈甚。心悸、夜寐欠佳为肾阴亏虚,水火失济,心窍失养所致。口干为虚火灼伤津液。肝阴不足,疏泄失职,血海蓄溢失常,故月经先后不定期。相火偏亢,扰动血海,迫血妄行而行经期延长,淋漓不尽;脉细弦、舌红苔少均为肝肾阴虚之证。经本阴血,以血为用,阴血有难成而易亏、血分易虚易瘀的特点。《血证论》有云:“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故治疗要治本兼化瘀。用大补阴丸合生脉二至九滋补心肝肾之阴,用失笑散化瘀止血。补中有消,经调而受孕成功。
5.肝肾阴虚、湿热瘀阻证
【病案举例】
唐某,女,48岁。2018年11月28日初诊。主诉月经紊乱1年多。患者诉自2017年10月始出现月经非时而下,紊乱无期,常淋漓不尽月余,偶有暴下不止。曾在当地行诊刮术,病检为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服用妇康片后周期正常,但停药后再发。末次月经为11月18日,今日干净。恐西药副作用,欲求中医治疗。2013年曾因子宫腺肌症行剔除术,术后用达菲林治疗。刻下夜寐不安,纳可,口干,疲乏,心烦易怒,腰膝酸胀,下腹隐痛,大便正常,小便黄。脉细滑略数,舌暗红,苔黄腻。辅助检查B超示子宫增大、子宫腺肌症。中医诊断为崩漏、症瘕。辨证为肝肾阴虚,湿热瘀阻。西医诊断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症。治法为滋阴清热,化瘀止血。处方:黄柏15克,薏苡仁15克,苍术10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0克,生地黄15克,地骨皮15克,玄参15克,桑叶15克,荆芥穗10克,山栀子5克,槐花15克,蒲黄20克。15剂,水煎服。
2018年12月19日二诊。诉末次月经为12月12日,经量中等,6天干净。有血块多,无痛经。睡眠好转,仍觉口干、腰酸,纳可,二便调。脉细滑,舌红暗。苔腻。守上方去槐花,加龟甲15克。15剂,水煎服。
2019年1月5日三诊。上证,现自觉腰酸胀,乳房胀痛,夜寐差,易醒,口干,心烦易怒,下腹疼痛,脉细弦,舌红暗,苔薄白。处方:柴胡15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牡丹皮15克,麦冬20克,血竭5克,山栀子5 克,荆芥穗15克,桃仁10克,三棱10克,香附15克,炙甘草5 克。 10剂,水煎服。2019年1月18日四诊。末次月经为1月8日,经量中等,无明显血块无痛经,6天干净。夜寐较前好转,无明显心烦,纳可,口干,无腰痛,大便正常,小便黄,脉细弦,舌红,苔薄白。处方:旱莲草15克,女贞子10克,生地黄15克,龟甲15克,牡丹皮15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沙参10克,香附15克,麦冬15克,炙甘草5克。10剂,水煎服。
【按】该患者48岁,5年多前曾行子宫腺肌瘤剔除术,术后注射达菲林。陈慧侬认为,手术及使用达菲林直接损伤胞宫胞脉,使肾精骤损,气血大亏。现崩漏反复发作1年多,为经乱之甚,期间长期服用西药控制和行诊刮治疗。四诊合参,陈慧侬认为,该崩漏的病因病机复杂,虚实夹杂,非单一因素所致。既有湿热内蕴,热扰冲任,血海蓄溢失常,冲任失固的实火;又有年近七七,肾阴亏虚,不能济心涵木,以致心火夹肝火相互为患,迫血妄行的虚火;更有症瘕宿疾、久漏成瘀、瘀血阻滞、新血难安的血瘀证。证属肝肾阴虚,湿热瘀阻。其病机特点为气血同病,多脏并病,迁延难愈。治宜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的方法分期论治。拟用三妙散清热利湿以降实火;用两地汤合二至丸滋肝肾之阴,壮水以制虚火;加山栀子、槐花清三焦郁火;加桑叶“既有滋肝肾之阴,又有收敛之妙耳”;加荆芥穗入血分,疏肝解郁,引离经之血归经;加蒲黄活血化瘀止血。全方标本并治,清中寓补,补而不留瘀。共奏滋阴清火、化瘀止血之功。三诊为经前期,证见肝郁化热,冲任瘀阻,方选丹栀逍遥散清泄肝火,活血通经。四诊为经后期,方选一贯煎合二至丸滋补肝肾之阴以治本。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俸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