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03日

血栓治疗方法

□ 河池市人民医院 梁旭睿

人体内有两种类型的血栓,一种在动脉系统中形成,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和心肌梗死;一种在静脉系统中形成,主要可引起肺栓塞,也可能导致脑梗死。两种血栓均具有致命风险,这两种情况的预防治疗方法也不同。

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在静脉血管中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阻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两种常见形式。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在深静脉(通常在腿部)形成的血块,它完全或部分阻断血液流动,导致腿部肿胀和疼痛,可能会出现腿部溃疡、坏疽和其他并发症。如果血块完全或部分脱落并被带到肺部的血管中,导致肺栓塞的死亡率非常高,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干预或药物治疗。

血栓发生的原因

1.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血栓形成最重要、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炎症性疾病、创伤性或炎性动静脉损伤。在缺氧、休克、败血症和细菌内毒素引起广泛的全身内皮损伤后,内皮下的胶原蛋白激活凝血过程,会导致全身微循环中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血栓形成。

2.血流状态异常:血流减慢并产生涡流后,激活的凝血因子和凝血酶会达到局部凝血所需的浓度,有利于血栓的形成。这常见于心力衰竭、患病和术后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

3.凝血增加: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增加,或纤溶系统活性的降低,导致血液中的高凝状态,常见于遗传性和获得性高凝状态。在恶性肿瘤广泛转移、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手术或产后出血、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吸烟和肥胖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获得性高凝状态。

临床治疗方式及实际效果

1.抗血小板治疗:动脉血栓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当斑块破裂时,会刺激血小板聚集并形成血栓,继而堵塞血管或在分离后随血液流动,堵塞直径较小的血管。若发生在大脑,会导致脑梗死;若发生在心脏,会导致心肌梗死。为了预防动脉血栓形成,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来抑制血小板活性并防止血栓形成。与动脉血栓形成相关的疾病,如颈动脉狭窄超过50%、冠心病和外周动脉闭塞,需要抗血小板治疗。

2.抗凝治疗:人体内的凝血过程具有多种激活因子。在静脉系统中,凝血过程主要由凝血因子引起。在下肢手术、创伤或长期卧床不起或久坐不动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脱离后,可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和呼吸衰竭。如果发生心房颤动,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的血液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也会形成血栓,很容易堵塞脑动脉,引起脑梗死。为了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需要使用华法林和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来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避免血栓形成。

考虑到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高,抗血小板药物在实际治疗中更为常用。但抗血小板药物很容易增加出血风险,并对消化道黏膜造成损伤,因此在使用前应评估风险。总体而言,抗血小板治疗仅用于预防确诊的冠心病和颈动脉狭窄超过50%的患者,以及经历过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的患者,以防止复发。对于那些没有上述疾病的人,不建议用药。即抗凝治疗会增加出血风险,只有那些有明显心房颤动和静脉血栓风险的人才需要接受抗凝治疗。

3.气压治疗: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进行治疗,主要是依次对多腔气囊进行反复充气和放气,在四肢和组织上形成循环压力,均匀有序地将四肢远端血液压缩到近端,促进血液和淋巴流动并改善微循环,加速肢体组织回流,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和肢体水肿,可以直接或间接治疗许多与血液和淋巴循环有关的疾病,加速新陈代谢,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并提高局部温度。

4.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溶栓治疗禁忌症和大规模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血栓切除术等手术治疗可以被认为是消除血栓形成和快速缓解静脉阻塞的有效方法。但手术时间应在血栓形成后3天内,因为血栓相对新鲜,尚未与血管壁形成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