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03日
幼儿眼保健科普知识
□ 柳州市柳北区雅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肖柳娟
随着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加之不合理使用,幼儿的视力越来越差。而幼儿正处于迅速生长时期,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干预,视力问题极易增加。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眼部保健,从而提高或改善视力?
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
1.近视:这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的问题。近视的幼儿视远模糊,视近清晰。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佳、用眼环境昏暗等都有可能导致近视。在患有近视后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或者18岁以后进行近视激光手术来缓解。
2.弱视:也被称为懒眼,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它是指在儿童视觉发育期间,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一个或两个眼睛的视觉功能发育不良,造成视力减退的情况。眼睛受伤、屈光不正、眼球疾病等都有可能导致弱视。目前治疗弱视的方法主要有眼球运动、视觉训练与滴眼药物等。
3.斜视:也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在正常情况下,两只眼睛的眼球应该同时对准同一个物体或目标,从而形成清晰的双眼视觉。然而,斜视患者的眼球无法同时对准同一个物体,导致眼球朝向不同方向,从而造成双眼视觉不协调。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眼镜纠正、视觉训练、眼球肌肉手术等。
如何保护视力
第一,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引导幼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在写作业或者观看影视剧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开展一些眼部放松运动,如远眺、闭目休息、眼保健操等,并注意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即眼离书本一尺,身体与书桌距离一拳,手指与笔尖距离一寸,避免过度的眼部疲劳。
第二,控制用眼时间。家长应当避免幼儿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应该适当休息眼睛,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眼部放松运动或远眺。家长可为幼儿培养其他的爱好,以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
第三,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家长应当为幼儿合理安排用眼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还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接触自然光线,可以在人体内生成维生素D,从而调节眼睛对远处物体的适应能力。
第四,均衡饮食。家长应当为幼儿合理搭配食物,使其能够摄入丰富的抗氧化物质、矿物质与维生素,此类食物对眼睛的健康极为有益。尤其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番茄、柑橘类、动物肝脏等。
第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即儿童屈光筛查,半年一次,或者定期到眼科进行眼部检查(以一年一次为宜),从而早发现以纠正视力问题,从而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化。
眼部及视力保健指导
1.早期发现,及时就诊:儿童应当定期接受眼病筛查和视力评估。若出现眼红、畏光、流泪、分泌物多、瞳孔区发白、眼位偏斜或歪头视物、眼球震颤、不能追视、视物距离过近或眯眼、暗处行走困难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到医院检查。
2.注意用眼卫生: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包括培养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良好的照明环境下读书、游戏。儿童持续近距离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操作各种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2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操作各种电子视频产品;屈光不正儿童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或眼镜验配机构进行正规散瞳验光,调整眼镜屈光度,不要使用劣质及不合格眼镜。不要盲目使用眼保健产品,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适度使用。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经常到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
3.防止眼外伤:儿童应当远离烟花爆竹、锐利器械、有害物质,不在具有危险的场所活动,防范宠物对眼的伤害。儿童活动场所不要放置锐利器械、强酸强碱等有害物品,注意玩具的安全性。儿童眼进异物,或眼球扎伤、撞伤,要及时到设有眼科的医疗机构就诊。
4.预防传染性眼病:家长要教育和督促儿童经常洗手,不揉眼睛。不要带患有传染性眼病的儿童到人群聚集场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