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06日

高血压的防治护理小常识

□ 梧州市人民医院 苏美华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现象。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壁长期承受高于正常值的压力,很容易出现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在2022年11月颁布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中,说明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如果有三次(不在同一天内)诊室血压值测量结果均高于这一标准,就可以确诊高血压。那么高血压该如何有效防治?又该怎样采取护理措施?

高血压如何防治

1.控制食盐摄入量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能超过6克,而且这还包括隐性食盐的摄入。隐性食盐是指一些含有盐分的食品或调味料,比如咸菜、酱菜、鸡精、味精、小零食等。这就意味着高血压患者需要改变饮食方式,告别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并适当补充钙和钾。

2.积极控制体重

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概率远高于标准体重人群,而高血压也更容易对肥胖人群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在防治高血压上应充分重视体重的有效控制,饮食上要减少油脂食物的摄入,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禽类皮肤等,每次烹饪时的食用油用量不能超过25克(是一整顿饭,不是某道菜)。一般来说男性需要把腰围控制在90厘米以内,女性腰围则要在85厘米以内。

3.积极运动

适当做一些运动不仅能够帮助控制体重,还能加速体内的代谢和循环,帮助身体更快排出废物,对预防、控制高血压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前提是要合理控制运动强度。考虑到高血压患者和疑似高血压人群的身体状况,不推荐选择那些具有强对抗性的运动项目,最好进行慢跑、快走、游泳、骑行这类持续进行氧气交换的有氧运动项目,单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周保证五次运动。运动时要以能够达到轻微喘息、出汗、可正常说话但无法唱歌为宜。

4.情绪调节

激动的情绪极易诱发高血压与相关并发症,所以日常防治高血压时要尽可能保持心平气和,情绪上应当尽量不急不躁。对于那些本来性情就较为冲动的人群而言,可以通过练习书法、国画、茶艺、园艺、太极等方法,来帮助自己维持平和的情绪状态,进而有效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1.充分休息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是高血压患者护理的关键内容。在护理高血压患者时应避免使他们感到劳累,尤其不能让他们从事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要尽可能多卧床休息,对于表现出高血压危象的人则必须要求他们绝对卧床,并在医院内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病情控制。

2.心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受疾病和生理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焦躁、易怒、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同时长时间精神紧张,这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的不良刺激,而这些不良刺激又会造成疾病进一步恶化。所以在护理高血压患者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心理层面的护理,要以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温柔的态度,处理应对患者的合理要求。在做好日常护理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了解到控制血压和情绪的重要性,并锻炼他们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

3.做好病情观察

对于血压持续增高的患者,每日应当测量血压2~3次并详细记录,如果状况比较严重或有必要,可分别测量立、坐、卧三个体位的血压,以了解患者血压变化的规律。如果血压波动过大,就要警惕是否存在脑出血的可能。若患者在血压急剧飙升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视物模糊等症状,就要警惕是否出现高血压脑病;而患者若不得不端坐呼吸,并出现憋喘、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就需考虑是否出现急性左心衰。无论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尽快送往医院急救。

4.重视用药指导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以降压药为主,服用降压药时需要先从小剂量开始,对照患者的反应逐步增加药量。药量增加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疗效,若患者出现血压迅速下降的情况,需立即调整药物剂量。当患者血压能够长期保持稳定之后,可遵照医嘱逐渐减少药量,但切忌随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