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06日
黄连阿胶汤治心肾不交诸证
心肾不交是指心肾之间水火阴阳的交济失调而言。若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必然失制而偏亢,心之阴阳失去平衡,心火亢盛,心神就会受到扰动,而不能入静,出现心烦不寐、心悸健忘、头晕耳鸣等症候;若心火偏亢,引动相火,耗伤肾阴扰动精室又会出现腰膝酸软、多梦遗精,甚者滑精,舌红,脉细数。中医调治心肾不交诸症,宜滋肾养心、交通心肾。方用黄连阿胶汤。
处方:黄连6克,黄芩9克,白芍12克,阿胶12克 (烊化),鸡子黄2枚。水煎服,每日1剂。
兼口干咽燥者,酌加生地、麦冬、五味子滋阴生津;心中烦热甚者,可酌加山栀子、竹叶、灯心草清心除烦;失眠严重、精神抑郁者,酌加远志、夜交藤益智安神;梦遗明显者,加生龙骨、生牡蛎。
原方也可酌加肉桂,入肾经,以引火归原,又防芩、连寒凉太过;与黄连相配名曰交泰丸,交通心肾。佐以滋阴药物对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严重神经衰弱、不寐梦遗患者,诸药不效,用此确有良好效果。但用量宜小,一般黄连6克,肉桂3克即可。
病例:杨某,女性,30岁,高校教师。自述头晕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已有2年,加重3个月。有时彻夜不寐,曾服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朱砂安神丸、刺五加片等药治疗数月无效,于2021年6月16日就诊。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象细数。诊断为不寐。证属阴虚火旺,虚火扰心,心肾不交。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味:黄连6克,黄芩9克,白芍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9克,阿胶12克(烊化),鸡子黄2枚(另冲),夜交藤30克,肉桂3克,茯苓9克,甘草6克。6剂,水煎服,每日1剂。
药后,失眠大有好转,但仍饥而不欲食,脘腹闷胀不适,上方减阿胶为9克,加陈皮9克,生山楂15克。续服6剂后,夜能安睡5~6小时,自觉精神良好,诸证减轻,舌质淡红,脉和缓。改用补心丹、六味地黄丸调理40天后告痊愈。
按:心肾不交在临床表现多为头晕耳鸣、心悸多梦、口燥咽干、潮热盗汗、腰酸腿软、失眠等症。在病理变化上主要是肾阴亏损,阳不潜藏,经脉失于濡养温煦,导致心肝功能紊乱所致。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水火之宅,真阴真阳之所在。肾藏精,生髓,通脑,主生殖,主五液,肾虚则阴阳失调,必然影响心肝诸脏。肾属足少阴,心属手少阴,心肾关系密切,特别在肾阴虚的影响下,则髓海不足,元神之府失常,神明易失守,出现心肾不交之证。此证多见于脑力劳动者,患者往往诉述繁多,检查又无明显异常所见,且病程缠绵,顽固难愈。
本证之发病机理不外阴虚阳盛,或阴阳两虚,前者乃肝肾阴虚,肝阴虚肝阳偏亢,肾阴虚,肾水不能上承于心,心火独盛,后者则为肾脏之阴阳两虚,说明肝肾虚损实为本证的主要病机。朱丹溪创有“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之说,都对其有所启发,故治疗本证处方用药重视滋补,尤其是滋补肝肾。但临床上又可见到心气虚,心阳不能下交于肾,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等均能导致本证;故治疗时,不外从调理心、肝、脾、肾四脏的机能方面着手,使肾阴充足,肾阳亦壮,阴阳调和,水火既济,方可取效。
(欧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