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06日
儿童弱视要及时治疗
□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梁素丽
儿童时期是眼病高发期,常见的眼病包括近视、弱视和斜视等。然而,弱视和近视在症状上往往容易混淆,让家长们十分困惑。由于对近视比较熟悉,很多家长往往会错误地将儿童的弱视当作近视对待,或是完全忽视这一问题。殊不知,家长们的一时疏忽可能会让孩子错过儿童弱视治疗的黄金时期,最终导致永久性的视力缺陷。如何早期发现孩子弱视并进行治疗呢?
弱视和近视的区别
弱视是一种视力障碍,与眼睛的结构无关,主要是由于大脑视觉皮层的功能异常导致的,也称为“懒眼”。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表现为视力低于正常水平,即使戴上眼镜也无法达到正常的视力。弱视的眼睛本身并没有明显的病变,而是大脑对眼睛所接收到的影像处理不够充分,导致视力受限。
与弱视不同的是,近视是指眼睛对远处物体的看清程度受到影响。近视患者的眼轴比正常人长,导致光线聚集在视网膜前方,造成视物模糊。近视患者无法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但可以在近距离下看得清楚。弱视则是眼睛的“懒惰”,无法正常发挥视觉功能,无论近距离还是远距离的物体都难以完全看清。
如何发现孩子弱视
1.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视觉行为。弱视常伴随着眼睛频繁眨动、眯眼或者揉眼睛的情况。如果孩子频繁搓揉眼睛,可能是因为眼部不适,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2.家长需要关注孩子在进行远近距离的活动时是否出现问题。孩子可能会因为看不清远处的电视屏幕,或者书本上的字而需要移动到离物体更近的位置,或者通过斜着眼睛来调整视角。这些行为可能是弱视的征兆,家长需要予以重视,必要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检查。
3.定期的眼部检查是早期发现孩子弱视的重要手段。三周岁开始,每半年到一年为孩子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测试,对于发现问题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专业医生会通过检查孩子的屈光度、眼底等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弱视,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弱视对孩子的影响
1.未经治疗的弱视会导致视力减退。弱视患者由于长期受到视觉刺激的不足,使眼睛的视觉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导致视力迟缓或严重下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和生活活动,无法正常参与课堂学习和社交互动。
2.弱视还可能导致孩子的空间感知、深度感知和手眼协调能力受损。孩子的视觉发育与空间感知、深度感知和手眼协调密切相关。如果弱视不治疗,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发展上可能会滞后,同时影响孩子参与日常活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弱视如何治疗
1.把握治疗时机: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发现和治疗的年龄密切相关。儿童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阶段,及早发现和治疗弱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视力。一般来说,3~6岁是弱视治疗的黄金时期,7~12岁仍有机会改善,而12岁以上的治疗效果则相对有限。因此,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视力问题,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
2.积极配合治疗:弱视治疗主要包括遮盖疗法、视觉刺激疗法和精细目力训练等。遮盖疗法要求遮盖正常眼睛,强迫弱视眼睛工作,促进视觉皮层的发育。视觉刺激疗法则是通过使用特殊的仪器,刺激弱视眼睛,提高其视力。精细目力训练则是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视觉训练,提高弱视眼睛的功能。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保持耐心和毅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3.谨遵医嘱:弱视治疗过程可能漫长且复杂,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进展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如佩戴合适的眼镜、定期进行视觉训练等,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家长和孩子都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鼓励孩子参与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