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22日

陈慧侬辨证治疗月经后期临床经验(三)

6.脾虚湿盛证

【病案举例】

周某,女,36岁。2019年12月30日初诊。主诉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少20多年。自诉自月经初潮始月经周期延后,常常2~3个月一行,甚则闭经。经量少,色暗,少量血块,无明显痛经,末次月经为12月27日。外院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经治疗后生育第一胎,现欲孕二胎,求调理。刻诊症见体胖,面白,纳可,易腹胀,神疲乏力,夜寐多梦,白带多,便溏,脉沉细;舌淡胖,苔薄白,舌边有齿痕。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症候为脾虚湿盛。治法为健脾利湿。处方:①中药内服。橘红15克,姜半夏10克,炙甘草5克,枳实15克,炒山楂15克,生姜10克,香附15克,川芎10克,龟甲15克,六神曲15克,茯芩15克,姜竹茹10克。15剂,水煎服。②嘱患者坚持有氧运动,每天持续40分钟,控制饮食,杜绝零食,减肥。

2020年4月18日二诊。患者停经2个多月。末次月经为3月24日,前次月经为1月31日。2020年1月性激素六项检查示AMH 15.75 ng/mL,FSH 5.79 IU/L, LH 9.73 IU/L,E2 39 pg/mL,P 0.11 ng/mL,PRL 6.5 ng/mL,T 0.45 ng/mL。现自觉尿频尿急,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无腹胀,上证缓解;脉细滑,舌淡胖,苔薄白,舌边有齿痕。处方:姜半夏10克,六神曲15克,龟甲15克,川芎10克,香附15克,竹茹10克,茯芩15克,猪芩10克,泽泻10克,橘红10克,山楂15克,枳实15克,生姜10克,桂枝15克。15剂,水煎服。

2020年6月13日三诊。患者末次月经为5月28日,前次月经为4月29日,周期30天,经量中等,色鲜红,有少量血块,无痛经;脉沉细,舌淡,苔薄白,舌边有齿痕。处方:姜半夏10克,泽泻10克,龟甲15克,川芎10克,香附15克,干姜10克,茯芩15克,橘红10克,炒山楂15克,炙甘草5克,枳实15克,竹茹10克,桂枝10克,猪芩10克,泽泻10克,神曲15克。15剂,水煎服。

2020年7月11日四诊。患者末次月经为6月30日,经量中等,经色鲜红,无明显痛经。现月经周期及经量基本正常,建议监测排卵试孕;脉沉细,舌淡红,苔薄白,舌边有齿痕。处方:黄芪20克,当归10克,白术15克,炮姜5克,茯神15克,人参10克,大枣10克,桂圆10克,酸枣仁10克,远志10克,木香5克。7剂,水煎服。

【按】患者体胖,面白,肥人多痰湿。又有神疲乏力、腹胀、便溏、带下色白量多、舌淡胖、苔薄白、边有齿痕等证,辨为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的痰湿阻滞型。《丹溪心法》曰:“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饮食,经水不调,不能成胎。”《傅青主女科》记载:“妇人有身体肥胖,痰涎甚多,不能受孕……而肥胖之湿,实非外邪,乃脾土之内病也。”现代社会物资丰富,妇女嗜食肥甘厚腻,久坐不动,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膏脂夹痰湿阻滞胞脉胞宫冲任,冲任受阻,血海不充,故月经后期而量少。痰湿膏脂遮隔子宫,两精相搏受阻而不孕。《金匮要略》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上用启宫丸、五芩散、归脾汤化裁健脾利湿,化痰通络。5个月后患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正常,胎孕可期。

7.肝郁肾虚证

【病案举例】

由某,女,31岁。2020年6月6日初诊。主诉月经周期延后半年。自诉原月经推迟1周,近半年周期延长至2~3个月一行,末次月经为5月30日,量偏少,经色鲜红,无血块。无痛经、孕1产0。性激素六项检查示FSH 8.1IU/L,LH 13.49IU/L,E2 37.5 Dg/mL,PRL 1070mIU/L,T 0.1ng/mL。头颅MRI阴性。B超检查提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刻诊症见夜寐多梦,易心烦,经前乳房明显胀痛,纳欠佳,二便调;脉沉细,舌红,苔少。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症候为肾虚肝郁。西医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治法为滋水涵木,清肝解郁。处方:黄柏10克,旱莲草15克,当归10克,鹿角胶10克,熟地黄15克,知母15克,龟甲15克,麦冬15克,枸杞子10克,沙参1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7剂,水煎服。

2020年6月13日二诊。上证,患者睡眠不佳,多梦易醒,易心烦,二便调;脉沉细,舌红,苔少。处方:炒麦芽60克,白术15克,茯芩15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人参10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0克,大枣10克,枳壳15克,炙甘草5克,姜半夏10克。10剂,水煎服。

2020年8月1日三诊。患者末次月经为7月30日,经量中等,上次月经为7月1日,周期30天。7月31日复查PRL 29.19 ng/mL;脉细弦,舌红,苔少。处方:当归10克,炙甘草5克,柴胡15克,炒麦芽30克,白术15克,茯芩15克,黄芩15克,人参10克,姜半夏10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0克,大枣10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15剂,水煎服。

【按】《景岳全书》中的妇人规篇记载:“经血为水谷之精气,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泻于肾。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血海而为经脉。”四诊合参,该病例辨证为肝郁化热,究其根本为肾阴亏虚,水不涵木,相火偏亢所致。而肝脾为母子关系,互居中焦,肝郁易于克脾,横逆犯胃,气机失畅,脾胃壅滞。中焦壅滞,气血随冲脉上逆乳房,乳汁非时而出,经前乳房明显胀痛。肝郁日久化火,上扰心神,故心烦易怒,夜寐不安。治疗用滋阴育卵方滋肾水,清相火,用小柴胡汤加减疏肝解郁,清三焦郁火。用炒麦芽、枳壳理气消滞,调畅气机,使上下条达。三诊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8.心脾两虚证

【病案举例】

岑某,女,21岁。2020年8月28日初诊。主诉月经周期延后6年多,停经55天。自诉自月经初潮始出现月经周期延后,37~60天不等,7天干净,经量中等,无血块,无痛经,末次月经为7月3日。否认有性生活史。刻诊症见夜寐不佳,多梦易醒,腰酸腰胀,心悸,纳欠佳,易腹胀,大便溏烂,小便正常;脉细弦,舌红,苔少。辅助检查示FSH3.9IU/L,LH 5.78 IU/L,E2 61 pg/mL,P 0.34 ng/mL,PRL 23.8 ng/mL,T 0.51 ng/mL。

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症候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治法为宁心安神,健脾益肾。处方:知母10克,远志10克,大枣10克,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党参10克,黄柏10克,熟地黄15克,龟甲10克,炮姜5克,白术15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茯神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7剂,水煎服。

2020年9月10日二诊。患者经未行,夜寐不安,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心悸,头晕乏力,大便溏烂,小便黄;脉细弦,舌红,苔少。处方: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5克,牡丹皮15克,黄芩15克,柴胡15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山栀子5克,泽泻10克,熟地黄15克,知母15克,白芍20克。15剂,水煎服。

2020年9月26日三诊。患者末次月经为9月18日,4天干净,经量中等,经色偏暗,少量血块,无明显痛经;脉细弦,舌红,苔少。处方:知母15克,酸枣仁10克,远志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熟地黄15克,龟甲15克,黄柏10克,麦冬15克,枸杞子10克,茯神10克。15剂,水煎服。

2020年10月20日四诊。患者下腹隐痛,腰酸胀,乳房胀痛,白带少,夜尿2~3次;脉细弦,舌红,苔少。处方:生地黄20克,知母15克,龟甲15克,白术10克,枸杞子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鹿角胶5克,黄柏10克,麦冬15 克。10剂,水煎服。

2020年10月31日五诊。患者末次月经为10月21日,周期33天,经量中等,经色暗,经行下腹隐痛;脉细弦,舌红,苔少。处方:黄芪15克,酸枣仁10克,白术15克,炮姜5克,茯神10克,远志10克,大枣10克,炙甘草5克,党参10克,龟甲10克,熟地黄15克,知母15克,黄柏10克。15剂,水煎服。

2020年11月14日六诊。上证均有好转,患者口腔溃疡3天;脉细弦,舌红,苔薄白。处方:黄芩15克,知母15克,熟地黄15克,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5克,炙甘草5克,柴胡15克,白芍20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泽泻10克,牡丹皮15克。14剂,水煎服。

2020年11月28日七诊。患者末次月经为11月20日,经量中等,6天干净,周期30天,夜寐可,夜尿1次,口干略苦,无心烦易怒,无心悸,腰酸胀,易头晕,大便溏烂,胃脘不适,经行头痛;脉细弦,舌红,苔薄白。处方:柴胡15克,枳壳15克,姜半夏10克,大枣10 克,生姜10 克,牡丹皮15克,炒麦芽30克,山栀子5克,炙甘草5克,麦冬15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茯芩10克,白芍15克,黄芩10克。14剂,水煎服。

【按】该病案辨证为以心为主导下的肾、肝、脾的功能失调。初诊时症状有纳呆、便溏、腹胀等脾失健运、中焦壅滞症状。“脾胃虚则百病生”“诸病从脾胃论治”,在纷繁杂乱的多脏腑合病诊治中,可以从调理中焦脾胃入手,逐一辨证施治。同时又有腰酸腰胀、舌红苔少、心悸失眠等心肾不交症状,表现为心脾肾三脏皆虚。方药选用补益心脾的归脾汤合滋阴补肾的大补阴丸加减。二诊时为月经前期,阴血下聚冲任,出现肾阴亏虚、相火偏亢的心烦、口干口苦、心悸等心肝火旺症候,用生脉散和丹栀逍遥散养心阴,清肝火。三诊时为经后期,为肾阴亏虚、血海空虚的生理状态,用大补阴丸合归脾汤,补肾健脾,益气养血,补肾填精。根据月经周期的生理特点,四诊合参,随症治之,调周治疗3个月,月经已恢复正常。

9.痰湿瘀阻证

【病案举例】

莫某,女,22岁。2019年8月19日初诊。主诉月经周期延后2年多。自诉14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延后,常常2~3个月一行,经量中等,4天干净,经色暗,有血块、经行下腹隐痛,末次月经为7月26日。否认有性生活史。刻诊症见夜寐欠佳,口不干苦,纳可,腹胀,无明显腰痛,大便溏烂,每天1次;脉细滑,舌淡暗,苔白腻,边有齿痕。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症候为痰湿阻滞。治法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处方:姜半夏10克,橘红12克,茯芩15克,生姜10克,香附10克,神曲15 克,大枣15 克,炙甘草5克,黄芪15克,枳实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桂枝10克。15剂,水煎服。

2019年9月7日二诊。患者末次月经为9月1日,经量中等,色暗,有少量血块,无明显痛经;脉沉细,舌淡暗,苔白腻,边有齿痕。处方:守上方,30剂,水煎服。

连续治疗后月经30天一行,周期正常。

【按】痰湿内盛,阻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则月经周期延后;痰湿阻滞中焦则腹满;痰湿壅滞,脾失健运则便溏,痰湿阻滞气机,气血逆乱,上扰清窍则夜寐不安。舌脉均为痰湿证的表现。方选启功丸加减化裁,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使痰湿消除而经水自调。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俸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