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7月28日

孤独寂寞是“病魔”

——从成语“孤苦伶仃”说起

晋朝时,武阳(今四川眉山县)有个叫李密的,曾在蜀后主部下任职。其人学识渊博、才华超群。晋武帝灭蜀以后,颇为爱慕李密的才华,意提升他任太子洗马的官职。上司层层催促,令其火速进京赴任。但他留恋故乡,不肯远离年事已高的祖母,于是给晋武帝上书《陈情表》,谢绝出任。他在《陈情表》中陈述身世时说,自己年幼丧父,母亲改嫁,从此沦为孤儿,祖母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祖孙二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唯有影子和形体相伴相慰……

须知,孤苦伶仃所造成的精神空虚,对身心健康的摧残是不应被低估的。有调查资料显示5%的鳏夫在妻子去世后半年内去世,其死亡率比同龄未丧妻者高40%;而寡妇的死亡率是同龄有夫之妇死亡单的26倍。由此可见,孤独、忧郁是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古罗马有这样一句谚语:开朗豁达就是健康,孤独寂寞就是“病魔”。有资料表明,未老先衰、身体多病者大多性格孤僻、落落寡欢没有朋友。生理学家认为,精神和肉体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为孤独的“怪圈”所困扰,踏入寂寞的“陷阱”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神经一体液的调节失去平衡,免疫系统的防御机能下降,机体的内在防线崩溃,病邪的入侵也就有了可乘之隙。再者,孤独和孤僻造成精神上的寂寞和颓废,往往带来举动上的自我摧残,或借洒消愁,或烟解闷。更由于心怀不佳不注意吃睡按时,饭菜冷热不均,饥饱不当,劳逸不节,都可导致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造成身体多病,未老先衰。

摆脱孤独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消除闭锁心理,敞开自己的心扉,广交四方朋友,扩大社会交往。一旦你最大限度地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从自己的内心走向别人的内心,你就容易理解别人并被别人理解。朋友多了经常聚聚,或对弈下棋、吟诗作文,搞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或河畔垂钓、夕阳踏鸟、登山踏青,到大自然怀抱中去松弛……这样,即使生活更加色彩纷呈和富有意义,又可拥有保持健康向上的身心,达到消除寂寞,延缓衰老的目的。再就是要努力摆脱丧偶的痛苦。老年人要想到离世之事迟早要降临到一方身上,这是人生的必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后走之人、应振作起来、摒弃孤僻寡欢,顾影自怜的情绪、尽快从丧偶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老年人的孤独现象,要得到全社会的同情与理解。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或一些心理变态家庭,晚辈与社会都应给予充分理解、同情,帮助其消除误解、抚平创伤,引向开朗,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

(张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