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7月07日

拔罐治疗七种夏季常见病

拔罐是中医外治疾病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其既是一种治病手段,也是一种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的气血也最为充盈,经脉之气流畅,肌肤穴位更敏感,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每星期拔一拔罐,对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大有裨益,还可帮助治疗和缓解以下七种常见病:

感冒 可在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曲泽、委中等穴拔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也可沿背部膀胱经穴走罐,走罐处可以涂搽姜汁作为润滑剂,来回走罐以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最后将罐留在大椎、肺俞穴2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高热的患者不可拔罐。

中暑 可选大椎、委中、外关,配合中冲、十宣、脊椎两侧、关冲,采用单纯拔罐或刺络拔罐,留罐5分钟。脊柱两侧用梅花针重叩刺3~5次后走罐;中冲、关冲、十宣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不拔罐。

头痛 一般而言,如果头痛的部位在头侧面,疼痛为胀痛、跳痛,伴随头晕、眼干等症状,可选择风池、肩井、阳陵泉等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穴位进行拔罐;头顶痛常和情志有关,可选择足厥阴肝经的穴位,如肝俞、肾俞进行拔罐;如果头痛的部位在前额,要选择胃俞、足三里等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进行拔罐,配合刮痧效果更好。

肠胃病 夏季肠胃病较为普遍,常选肝俞、脾俞、胃俞穴,留罐10~15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日为一个疗程。

失眠 医者可根据患者体型选取适当的玻璃火罐。患者背部涂抹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沿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用走罐法自上而下,走罐3~4次,至皮肤微微发红为度,然后沿着背部正中督脉及脊柱两旁膀胱经从上至下各拔罐6~8个。部分患者常因颈肩部不适而导致失眠,可在颈肩部肌肉僵硬处,做重点拔罐部位,留罐5~10分钟,以皮肤潮红或皮下微瘀血为度。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腰肌劳损 拔罐先可以沿着脊柱两侧膀胱经来回走罐3~4次(走罐前涂抹润滑剂)。然后寻找按压最痛点,给予拔罐留罐,另外选取肾俞、膀胱俞、腰阳关等穴对称拔罐。以皮肤潮红或皮下微瘀血为度。隔日1次,5次为1疗程,其间配合适当的腰背部肌肉锻炼。

风湿性关节炎 腰上部位及上肢部关节炎取大椎、身柱、风门、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关节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肠俞。每个部位拔4~8罐,留罐时间约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两周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6天。

(聂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