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7月07日
房室传导阻滞验案一则
陈某,女,52岁。患者1年前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病情逐渐加重。在某医院查心电图显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动态心电图显示心率每分钟37次。超声心动图无异常。心房调搏提示窦房结起搏功能正常,房室结传导功能异常。阿托品试验阴性,但房室结在每分钟130次时仍为文氏传导。综上所述,确诊为“心律失常、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建议安装起搏器治疗,患者拒绝接受,遂寻求中医治疗。
刻诊:心悸阵作,乏力,伴头晕,腹胀,下肢肿,便溏,每日3次,畏寒肢冷,舌淡暗、苔白腻,脉结。证属心脾肾虚,寒痰瘀结,心脉受阻。治宜温补心肾,健脾化痰,通脉散结。方用:黄芪、太子参、泽泻、羌活、独活、丹参各15克,白术、茯苓、白芥子、川芎各8克,肉桂、巴戟天、干姜、陈皮、法半夏、莱菔子各5克。水煎取液,分3次温服,每日1剂,连服2周。
二诊: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夜间心率可达48次/分左右,心电图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予上方加减,续服药6个月。
半年后复诊,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62次/分。宗上方加减,坚持服药1年。
后查心电图已正常。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此例为心脾肾虚,气血瘀结而致使心脉被阻,脉道不通而现结脉。治以温化散结法调脉。方中干姜、肉桂温阳散寒;白芥子、莱菔子、陈皮、半夏、白术、茯苓化痰湿;黄芪、太子参补气以助通阳散寒、化痰湿之力;川芎、丹参活血通脉散结。全方温补散寒化痰、活血通脉散结,使寒得化,瘀得祛,结得散而痊愈。
(胡佑志)
链接:
mzyybm.wisenyun.com
◎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智森芯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20063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