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30日

李时珍巧识“显瑞呈祥”之圣果——榔梅

■ 叶乃卫

明代嘉靖年间,均州太和山(今为武当山)有一座道观,叫五龙宫,宫的后院长着一种奇特的果树。非李非杏,非桃非梅,又似李似杏,似桃似梅,果实橙黄色,果皮光洁细腻,光泽度好,味酸适中,成熟者甘甜似蜜。这种神奇的果子称为“榔梅”。

北宋经典《真武启圣录》称:“榔梅者,乃榔木梅实,挑核杏形,味酸而甜。”

民间还流传不少关于榔梅的故事。在宋代称为“预知年景”的圣果;元代称为“永不泯灭”的仙果;明代武当榔梅成为“显瑞呈祥”的瑞应之物,故明成祖朱棣下旨,把武当榔梅列为贡品,每年由武当山进献入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览武当山,道家悄悄送他八颗藏于贴身,带回去与老母祝寿。物以稀为贵,民间是不可以得到的。谁要去偷看,偷采“仙果”就是“欺君犯上”,有杀身之祸。这种专供皇家享用的“仙果”就更加神秘了。

医药学家李时珍为编著《本草纲目》带着弟子庞宪到祖国的名山大川采集中药林本并记录其药用价值。一天,他们来到太和山(武当山的古名),听说此山上有神秘的“仙果”,曾未见识过,就想弄清“仙果”究竟是何物?有什么药用功效?于是就在山下一家客栈住下,想亲自见此物。次日,李时珍来到五龙宫,对道观的道长说:“我是从蕲州来的医生,专门采集药材,研究药效的。听说贵观有仙果,能否给我看一看?”白发苍髯的道长将李时珍仔细打量一番后说:“念你是个医生,不懂这里的规矩,我不想找你们什么麻烦,但我要告诉你,这里是皇家禁地,仙果乃皇家的御用之品。你还是快离去为好,不然当心皮肉之苦。”一席交谈,无奈,李时珍只好气呼呼地下山了。

怎么办呢?难道让这“仙果”永远成为一个不解之谜,难道《本草纲目》就此不收载此植物吗?为了将书写齐全,李时珍平生第一次产生了“偷”的念头。待夜深人静时,李时珍从另外一条小道摸上山。此时,五龙宫一片寂静,道家们早已进入梦乡。他们轻步绕到后院,吃力地翻墙进入院内,捷步来到果树下,迅速采摘了几枚“仙果”和几片树叶,然后再翻墙出观,连夜赶下山去。

回到客栈,天已亮,李时珍和弟子亲自品尝“仙果”味道,并仔细对其进行研究,终于解开了太和山数百年“仙果”之谜。

原来此果只不过是榔树果子的变异。名叫榔梅,其药用功效与乌梅(酸梅)差不多。李时珍搞清楚此果的性味功用后,在《本草纲目》第二十九卷五果类写道:“榔梅出均州太和山,杏形挑核,气味甘酸平,无毒。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如今,榔梅是武当山的独特产品,已成为湖北丹江市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科研人员研究认为,榔梅为孑遗古榔梅,是杏、李天然杂交的变异树种,品质上等,是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树种。

榔梅有治疗消渴病、护肝、解酒、止泻、止咳、安蛔、生津止渴等功效,或将成为人们享用的珍品和一味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