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30日
【其他疗法】
1.手针疗法
取穴:主穴在腰腿点(手背腕横纹前1.5寸,第二指伸肌腱桡侧处及第四指伸肌腱尺侧处,共2点)。
治法:患者取坐位,手放于桌上,手指自然微屈,皮肤常规消毒后,取30号2.5寸毫针2根,针与皮肤成15°~30°角,针尖刺向对侧掌缘,针刺深0.8~1.0寸。用同样的方法,在另一个刺激点上进针,针刺得气后,双手分别提插捻转2根针,刺激10~20秒,同时嘱患者做各个方向的腰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直至疼痛减轻或消失为止。一般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3天。
2.针刺疗法
取穴:主穴为委中穴、阿是穴,配穴为华佗夹脊穴、肾俞穴、志室穴、腰眼。阿是穴位置:腰背部压痛点在腹部之对应处即是。如压痛点在督脉,即在任脉与痛点对应处取穴。
查痛点:嘱患者俯卧于硬板床上,双手置于头上部,术者双手拇指、食指在腰骶椎间及两侧腰肌处逐一按压,查出压痛点。
脊正中损伤:医者用右手掌根放于压痛点处,左手叠于右手背上,轻轻按揉,趁患者呼气时,用力猛按1~3下。然后先针委中穴,深刺至1.5寸,捻转提插使针感传至足部。继针华佗夹脊穴(取痛点两侧之夹脊穴)和阿是穴,均施泻法,不留针。
腰软组织损伤:针委中穴,针法同上;阿是穴,施泻法;酌选配穴,深刺,平补平泻。亦不留针,每日1次。
3.头针疗法
取穴:主穴为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配穴为阿是穴。
治法:上述穴位均取。先针主穴,用28~30号1.5寸的毫针。正中腰痛以枕上正中线为主,两侧腰痛以枕上旁线为主,交叉取穴。针向下斜刺1寸左右,深度以达到帽状腱膜为度,并要求产生一定针感(多为酸、痛、胀),然后持续捻针2~3分钟,捻转频率控制在100~150次/分,捻转角度控制在360°~720°。同时令患者做腰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运动,留针20~30分钟。如症状未完全缓解,可再捻针2~3分钟,并在阿是穴针刺,得气后提插捻转2分钟,使出现较强烈的针感,不留针或留针10分钟。为巩固疗效,头针可留1~2小时,或让患者带回家中自行取出。
4.指针加艾灸疗法
取穴:阿是穴。
治法:以拇指腹按压阿是穴,由轻渐重,患部有酸胀得气感后持续1~2分钟,并缓慢放松,反复5~7次后施以插法,亦由轻到重;得气后持续0.5~1分钟并缓慢放松,配合指揉法。然后施隔姜灸4~6壮,灸毕于局部回旋揉动片刻。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