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30日
食管癌患者的营养干预
食管癌是一种发生于人体食管部位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察觉与发现,很容易误诊。中晚期典型症状表现为进行性咽下困难,病情严重情况下,患者连水、唾液都不能正常下咽,伴随并发各种严重病症。对于食管癌患者,营养干预极为重要,关系到患者的生命维持。
一、营养干预对食管癌患者的重要性
食管是人体的重要消化器官,是摄入食物、水,唾液下咽,获取营养的主要渠道。食管部位出现恶性肿瘤,到中晚期时,患者就会出现进行性下咽困难情况,先是不能够下咽干性食物,然后是流质食物,最后连水、唾液都不能下咽。患者食管失去正常下咽功能,食物、营养物质无法正常摄入。那么,要想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维持最基本的生命物质,就需要通过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对患者实施营养干预。此外,食管癌患者的消化系统、脏器组织等容易受到功能性影响,患者对营养的需求度提升,要想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就必须开展好营养干预工作。
二、对食管癌患者的营养干预方法
1.肠内营养干预:主要是通过管饲、口服的方式实施,口服是生理干预途径,主要面向早期食管癌患者或食管下咽功能基本存在的患者。对于已经失去食管下咽功能的患者,则选择管饲,比如选择鼻胃管、鼻肠管、空肠造瘘术。其中,空肠造瘘术是目前首选的营养支持途径。主要方法是,选择空肠营养管,将其置入病人的空肠内,经过腹壁位置引出并固定营养管。在实施空肠造瘘术时,需在局麻或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实施。鼻胃管、鼻肠管主要是将管道通过患者的鼻腔部位直达胃肠道,给予营养干预。营养干预时,注意患者身体状态,保持管道通畅,避免管道拽扯、按压、扭曲等情况出现。
2.肠外营养干预:主要针对严重营养摄入障碍患者,通过静脉途径实施,目前中心静脉导管及输液港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方法:将中心静脉导管中营养物质经由患者静脉部位输入到静脉组织中,在身体循环系统作用下,完成营养周转,以达到营养支持目的。简单理解就是肠外营养干预类似于输液,一般情况下,这种营养干预方法针对那些无法正常通过肠外方法摄入营养物质患者。营养制剂选择上,食管癌患者的营养制剂与配方与其他癌症患者的营养方案基本相同,主要营养制剂成分为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氨基酸型等。此外,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水溶性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基本营养元素,都是肠外营养干预的常见配方,目的就是满足人体营养基本需求,维持生命生态。
(张 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