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09日
心脏疾病的饮食疗法
利用药膳食疗保护心脏是传统中医的一大特色。笔者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保护心脏的食疗药膳及其家庭制做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1.灵芝猪心 猪心500克,灵芝15克,生姜、葱、精盐、料酒等调味品各适量。先将灵芝研成细末备用,猪心剖开洗净汆水,煮至七成熟时捞出切成薄片,煮猪心的原汤留着备用。净锅上炉,加入猪油烧热后入猪心煸炒,下葱、姜、酱油、料酒、食盐、猪心的原汤及灵芝粉,烧至入味,淀粉勾芡,装盘即可食用。
功效:此方有养心安神、补益气血之功。适用于心气血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精神恍惚等症,是神经衰弱、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患者的食疗佳品。
2.桂圆髓鹑羹 桂圆肉50克,鹌鹑肉150克,猪脊骨髓50克,冰糖、鸡汤等各适量。先将鹌鹑肉洗净切块,汆去血水,桂圆肉用温水浸泡,猪脊骨髓洗净入沸水中氽去血沫,然后将鹌鹑肉、桂圆、猪脊骨髓装入炖盅,加入冰糖、生姜、葱头、胡椒粉、鸡汤,上笼用大火蒸至鹌鹑肉熟烂,取出即可食用。
功效:此方有补五脏、安心神之功。适用于脾虚食欲不振、心血虚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以及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症。青少年常食能补脑益智、增强记忆。
3.安心茶 丹参、山楂、桂圆、当归、夜交藤、柏子仁、延胡索各5克。将上药切碎,沸水冲泡2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此方有安祥镇静、和血止痛之功。用于心血虚、心血瘀阻所致心悸怔忡、头昏目眩、失眠健忘、多梦、记忆力下降、胸部刺痛、舌质紫暗,脉象沉涩等症。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宜长期饮用,有辅助治疗作用。
4.丹参饮 丹参30克,檀香6克,冰糖15克。丹参、檀香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改文火煎煮50分钟后,冰糖调味即可。分3次服用 ,每日1剂。
功效:此方有养心安神、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之功。适用于血脂增高、心电图异常、高血压、心肌炎、缺铁性心脏病、冠心病长期心前区闷痛等症。还可用于心气不足、心血瘀阻之心悸失眠、心烦不宁、情志不舒等症。
5.莲心神饮 莲心、桂枝、生甘草各3克,茯神、白术各5克。上药切碎,沸水冲泡20分钟,代茶饮,次数不限。
功效:此方有清心安神、降压利水之功。适用于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心胸烦闷、渴不欲饮、恶心呕吐、食欲不佳、舌苔白滑、脉弦细等症。中老年人可作为养生保健茶长期饮用。
6.洋参五味茶 西洋参3克,五味子、丹参、郁金各5克,田七2克。上药捣烂切细,沸水冲泡20分钟,代茶饮服,早晚各1剂。
功效:此方有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适用于气阴两虚之心烦失眠、健忘多梦、夜间盗汗、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胸闷痛、心律不齐、舌质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等症。
7.天王补心膏 酸枣仁、柏子仁、当归身、天冬、麦冬各120克,生地黄、人参、玄参、茯苓、五味子、桔梗各30克。上药除人参另炖取浓汁外,余药水煎3次,合并药液,文火浓缩成稠膏,加入参汁及炼蜜,收膏,装瓶备用,每次10~15克,温开水兑服,早晚各1次。
功效:此方有补心安神、滋阴清热、润肠通便之功。主治心肾阴亏血少、虚火内动证,症见心烦少寐、心悸神疲、梦遗健忘、大便干燥等。对神经衰弱、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效果较佳。中老年人常服有强身健体、抗衰老延寿之功能。
8.八宝养心粥 白扁豆、薏苡仁各20克,莲子12克,人参、桂圆、红枣、淮山药、百合各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莲子、淮山药、百合、薏苡仁用清水浸泡15分钟,红枣去核,人参切片,与粳米、桂圆肉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熬煮至粥浓稠时,入冰糖调味即可,早晚服食。
功效:此方具有补心脾、益气血、定神志之功。适用于心脾虚弱、气血不足、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心悸多梦、神经衰弱、久病体虚、月经不调、白带过多等症。
9.顺心饮 熟地、山茱萸、丹参、郁金各5克,人参3克。上药研粗粉,沸水冲泡20分钟,代茶饮用,次数不限。
功效:此方有安心神、止心痛、益心肾之功。适用于心肾阴虚之心悸不眠,症见心烦盗汗、胸闷不舒伴有刺痛、气短乏力,腰膝酸软、头昏耳鸣、舌质红或有紫斑、脉细涩等。
10.葛根养心粥 新鲜葛根、粳米各100克。将葛根切片打浆,加水搅拌,沉淀取粉;粳米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将葛根粉调入粥内,加少许冰糖调味即可,早晚作点心服食。
功效:此方能扩张心脏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缓解心绞痛有较好效果。
11.玉兰花羹 玉兰花10克,粳米100克(研粉),丹参12克,山楂15克,白糖适量。玉兰花,山楂、丹参水煎3次,合并药液,加入粳米粉和白糖,入锅内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此方具有养心活血、宁心安神、通脉明目之功。适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缺血性盆血、冠心病、高血脂症,以及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症。
(李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