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09日

脸色:疾病的晴雨表

一个健康的人脸色会比较红润、光泽,若面色异常往往是某些疾病的先兆或反映。

红色 一般为潮红,或紫黑枯槁的病色,属赤色,中医认为是心的真脏色。可见于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胸膜炎、肺炎、肺结核、急性胃肠炎及急性热病等。一氧化碳中毒时患者面颊呈樱桃红色。

黄色 枯黄没有光泽的面色,中医叫做脾的真脏色。表示脾胃功能出现问题,多见于胆道系统感染,阻塞肝细胞坏死,大量红细胞破坏,血中胆红素含量超常,如胆结石、肝癌等。胰头癌,先天性溶血,或某些严重的营养代谢障碍疾病亦可出现黄色。黄疸除面部发黄外,全身皮肤黏膜也可见黄色。

苍白色 苍白没有光泽的面色,中医说是肺的真脏色。是由于面部毛细血管痉挛,局部供血不足,或因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所致。如久病气血皆虚、胃气衰弱,惊吓、剧痛、大出血、严重贫血、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呼吸衰竭等均可导致。

青紫色 面部局部性青紫,是由于皮下瘀血而形成的,医学上称为紫绀,口唇、耳垂尤为明显。急性紫绀与休克、化学药物中毒、急性肺部感染及窒息等有关。长期紫绀见于先天性的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心衰等。

青黑色 中医认为,青黑的面色是肝的真脏色。是风邪极盛、胃气将绝之症,如小儿慢惊风以及破伤风的持续痉挛状态等。

黑色 灰黑的面色,中医叫肾的真脏色。可见于久病肾气将绝、胃气衰弱,如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慢性心肺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晚期肝癌等。

色悴 面色憔悴无比,为慢性病容。若久病显露颜色枯槁不润者,属慢性重病容,是气血亏损、胃气将竭的表现。

此外,老年人面部斑点状色素沉着,以及使用某种药物引起的面色异常,如黄、红、黑等,不属病理变化。所谓真脏色,中医是指五脏精气败露的颜色,反映五脏的真气外露,显示有较为严重的内脏疾病。

(李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