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24日

帕哈:傣族的传统药膳美食

“帕哈”是傣语,意为臭菜,是一种野生植物,也是云南南药中的独特一味。帕哈学名羽状金合欢,为豆科植物羽叶金合欢的嫩叶。属豆科多年生灌木,全身长满倒钩刺,夏季发新芽长新枝,走近它时,会闻到一大股怪异而沉闷的臭味,因新芽上繁殖着一种发出异味的霉菌,不习惯闻的人感觉到头懵懵的,被熏得头晕想吐也是常有的事。

但是,这种野菜闻着臭,吃着却很香,与臭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钠、锌、铁等元素,是傣族地区的一大特色菜,具有清热除湿、解毒利尿、开胃助消化、预防夜盲症等功效。羽状金合欢嫩叶可以做菜,藤蔓还是一味活血止痛,祛风湿的良药,对于预防或改善老年痴呆、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有积极作用。

帕哈主要生长在怒江、湾甸河、勐菠萝河流域的怒江坝、勐糯坝、柯街坝、湾甸坝、旧城坝等热带地区的地坎、田埂、深涧、沟谷、溪边、河畔,市外德宏、临沧、西双版纳等热带地区也有广泛分布。傣族人机智地依托当地自然物产,探寻饮食治病健身规律,探索出了药食合一,讲求原汁原味和滋补功效的民间药膳。这些药膳用料奇异、美味滋养、讲求自然趣味,已经成为当地少数民族的家常美食。

帕哈鲜嫩可口,在当地的吃法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帕哈煎鸡蛋、帕哈煮田螺、帕哈凉拌水果、帕哈炒西红柿等。

帕哈煮田螺:当地人从田间捞得田螺后先用清水养2~3天,再用帕哈等各种佐料先炒后煮。食用时将酱油、香油、荆芥、芫荽、蒜、汤兑成调味汁佐食。这是傣族的美味佳肴之一,素以做法讲究、佐料齐全、汤白、味香、麻辣著称,并有消炎解毒的食疗作用。帕哈生长于亚热带阴湿处,择尖部而食,香味浓郁,是香料中含叶绿素最多的一种。田螺味甘、性寒、祛湿、清热解毒,并有助于合成眼睛中的视色素,起到明目及防治夜盲症的作用。此菜用料多样,多味复合,具有浓郁的民族饮食特色和食疗特点。

帕哈炒鸡蛋:将帕哈去除老的茎叶,用水清净后切成小段,放入碗里,调入盐。把鸡蛋打进碗里,将鸡蛋与臭菜搅匀。锅中倒进油烧热,然后倒入臭菜鸡蛋液,用文火煎炒成金黄色即可出锅。此菜富含蛋白质高,营养很高,味道也鲜美。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