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24日

春季预防肺结核传播

今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肺结核的症状和传播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入人体全身几乎所有脏器,形成结核病变,其中最多见的是肺脏,称之为肺结核。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渐,病程经过较长,常见症状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咯血等。但多数患者常无明显症状,经X线检查时才被发现;有些患者则因咯血去检查才确诊。肺结核若能及时发现,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以临床痊愈。

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结核菌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当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笑或大声说话时,结核分枝杆菌便会排到空气中,健康人就可能吸入含菌的飞沫而受到感染。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肺结核被称作“痨病”,是人们闻之色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有些肺结核患者难以痊愈甚至因病死亡。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肺结核的发病率已经明显降低,不再成为不治之症,然而,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及人口大规模流动,结核病又有上升趋势。

结核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除青少年结核发病高外,60~70岁的老年人亦呈发病高峰。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加之老年人合并肺部及全身性疾病,引起隐匿型或陈旧性病灶的复燃。二是有些老年人在青少年时期正是我国历史上结核病流行最猖獗的年代,年轻的时候受过结核的感染,但未发病;或是青少年时发病,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未得到及时正规治疗,当进入老年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结核复发。

如今随着医学技术发展、有效抗结核药物不断推出,肺结核已是一种可治愈、可控制的疾病。患者一旦发现有肺结核症状,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去医院检查,若查出肺结核后,需立即进行规范治疗,遵医嘱,坚持用药。

肺结核的隔离和护理

家中有肺结核患者,隔离措施非常有必要。因为结核病是通过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如果不加以隔离,有可能传染给他人。家中有肺结核患者,应采取如下隔离措施:

1.环境隔离。应分房、分床、分被、分食。患者饮食用过的餐具要煮沸消毒30分钟以上。患者口鼻分泌物、痰液应吐在纸上,然后烧掉。若吐在痰杯里,杯内应倒入等量的10%漂白粉乳液混合搅拌2小时后倒掉,痰杯每天消毒一次,用水煮沸30分钟以上。患者痊愈后,居室及用具应进行终末消毒。

2.注意治疗。患者康复周期长,应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家中健康人也应定期进行胸透检查。患者外出去医院应戴上口罩,打喷嚏用手帕掩口,口罩和手帕经过高温消毒和清洗后才能使用。

在隔离的同时,患者不能忽视自我护理。一是劳逸结合,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适当锻炼,如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若遇发烧、咳嗽或胸水,应卧床休息。经痰化验没有结核菌的患者,一般可以照常学习或工作。二是增加营养,增加食物中的钙、磷、铁含量,摄入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邬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