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1月27日

验方专版

慢性支气管炎验方十二则

1.瓜蒌仁20克,川贝母10克,杏仁10克,苏子10克,半夏6克,桑叶心、麻黄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症见咳嗽气喘、痰多者。

2.苍术9克,白术9克,制半夏9克,茯苓12克,补骨脂12克,杏仁9克,炙款冬花12克,陈皮9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症见咳嗽有痰、苔白腻者。

3.百部60克,甜杏仁120克。共研细末,每次取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能温肺润燥,止咳化痰,定喘。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者。

4.川贝母、知母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服6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能润肺化痰,散结除热。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口燥者。

5.沙参、百合各15克,川贝母4.5克。水煎服,每日1剂。能清肺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治疗肺燥型慢性支气管炎者。

6.灵芝、百合各15克,南沙参、北沙参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能养阴清肺。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伴口干、咽燥等阴虚表现者。

7.棒棒木1500克,甘草90克。煎取药液3000毫升,每次服10毫升每日2次。能清热祛痰,止咳平喘。适用于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者。

8.桔梗、陈皮各6克,荆芥、紫菀、白前、百部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加川贝粉3克,吞服。能温肺散寒,止咳化痰。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者。

9.豆腐500克,麻黄100克。将麻黄切成1寸长的段,插入豆腐内,放入瓷盘中,入蒸笼内蒸1小时,去除麻黄后把豆腐烘干研粉,每日3次,每次取9克开水冲服。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者,效果较好。

10.白果30粒。去壳及衣,煮半小时后连汤服用。能祛痰止咳平喘。适用于治疗肾虚型慢性支气管炎者。

11.灵芝30克,切碎,加白酒500毫升,密封浸泡半月以上,每次10毫升,每日饮1~2次,长期饮用。能强身补虚。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者。

13.黄芪20克,旋覆花10克,地龙10克,百部10克。水煎取液,分2~3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伴有喘息者。

(郭旭光 )

 

有助止咳的三款药膳

1.茯苓杏仁汤:茯苓15克,杏仁9克,沙参15克,百合100克,山药500克,莲子100克,冰糖适量。山药去皮,切块,莲子洗净,浸泡3小时,除了百合之外,其余药放入纱布袋,扎口与莲子一起置锅中,加10杯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熬至莲子熟烂,加入山药、百合一起煮热,放入冰糖后熄火焖5分钟,取出药袋即可食用。有助化痰止咳、温补脾肺之功。

2. 丝瓜款冬花:牛蒡6克,沙参9克,葛根9克,款冬花6克,干贝2颗,丝瓜1条,葱段适量,以及盐、姜丝、香油及淀粉等少量。干贝洗净蒸透,剥成细丝;丝瓜洗净、去皮、切成块;余药放入纱布袋扎口,加700毫升清水煮约45分钟;煮取药液200毫升,取出纱布袋,其中100毫升药汁备用,剩余100毫升加少量淀粉勾芡备用;油锅大火爆香葱段、姜丝,倒入药汁、干贝、丝瓜,再用中大火煮熟,加入勾芡药汁、盐等调味料。可以补肺滋阴、凉润止咳。

3. 麦冬桂圆饮:黄芪9克,珠贝9克,紫萝兰3大匙,麦冬30克,薄荷6克,桂圆30克,冰糖适量。紫萝兰及薄荷除外,余药加入2500毫升清水,浸泡约半小时,大火煮沸转小火熬煮1小时,加入薄荷、紫罗兰,熄火焖约10分钟,过滤药液,加入冰糖等到温凉即可饮用。可以清凉止痒、生津止渴。

(曹淑芬)

 

治冻疮验方三则

1.红灵酒 当归、肉桂各6克,红花、川椒、细辛、干姜各3克,75%酒精100毫升。将上药择净,研为粗末,共密封浸泡1周后即成,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对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取温水浸泡患处5~10分钟后,拭干,取药液适量外搽患处,每日3次,并揉搓至局部发热,连续1周即可。

2.麻黄桂枝汤 麻黄、桂枝、细辛、川椒各30克。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待温时洗浴患处,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2日1剂。

3.桂枝酊 桂枝15克,细辛、干姜各10克,红花5克,白酒200毫升。诸药加入白酒浸泡1周即成,使用时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并揉搓至局部发热,每日2~3次。

( 郑玉平)

 

治疗细菌性肺炎验方三则

1. 鱼腥草、蒲公英、虎杖、败酱草各 20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1次,每日1剂,5天为1个疗程。

2. 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紫花地丁、野菊花、大青叶、金钱草、连翘、栀子各 10克,杏仁、僵蚕、象贝母各 9克。水煎服,每日1剂。

3. 鱼腥草12克,板蓝根、野菊花、百子草、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单克锋)

 

带下病验方

1. 治疗虚证白带增多的验方

①炒黄芪2份,炒白术2份,炒防风1份。共研细末,和匀。每晚取10克温开水送服。

②海螵蛸 500 克,龟板 500克。龟板熬成浓计,以海螵蛸粉调和制丸,如绿豆大,每次5克,温开水送服,每日服2次。

③明矾30克。泡水洗阴道,每晚1次。

2.治疗湿热证白带增多的验方

①马齿苋适量,捣烂取汁约半茶杯,加蜂蜜30克,开水冲服。或以此汁用鸡蛋清调匀后炖熟,温服。每天1次,连服15天。

②龙胆草5克,柴胡6克,黄栀子5克,川楝子10克,薏苡仁12克,晚蚕砂12克,车前子10克。水煎取液,分2次服,每日1剂。

③白鸡冠花、白果各10克,白扁豆、山药、茯苓各15克,白术12克,海螵蛸9克,芡实、滑石各20克,黄柏9克,黄芩6克,龙胆草9克。水煎取液,分2次服,每日1剂。 本方只适用于一般白带增多,不包括霉菌、滴虫感染、宫颈糜烂及宫颈癌所致的白带增多。

④鸦胆子仁15克。研碎后加水 500毫升煎煮,趁热熏洗阴部,每晚1次,15天为1个疗程。

3.治疗脾虚肝郁肾气不足白带增多验方

用干黑鱼1只,温水泡软后,切成细丝,与3枚鸡蛋搅拌均匀,再用少许香油入锅烧热,倒入墨鱼鸡蛋,翻炒2分钟后,加入25毫升甜米酒,再炒片刻,不加盐,趁热服下,1次即可见效。若病情较重者吃2~3次,便可痊愈。

(潘东曙)

 

治荨麻疹验方六则

1.急性荨麻疹:①薄荷、苍耳草、崩大碗各50克。水煎服。②地肤子、浮萍草各50克,蝉蜕9克。加水煎服。

2.慢性荨麻疹:串珠酒饼叶15克,黄栀子15克,茅根50克,白首乌50克。水煎服。

3.风寒型荨麻疹:①苏叶、浮萍各50克。水煎取液,洗擦患部。每日2~3次。②麻黄5克,桂枝6克,赤芍9克,杏仁9克,生姜3片,红枣5枚,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见效。

4.风热型荨麻疹:荆芥9克,防风9克,蝉蜕6克,黄柏9克,连翘12克,生石膏45克,苦参9克,白鲜皮9克,升麻3克,甘草6克,黄苓9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3剂有效。

5.食物过敏荨麻疹:山棬50克,麦芽15克,竹叶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6.丘疹荨麻疹:①赤小豆、茯苓,鸡内金各10克,白鲜皮、防风、银花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4剂,一般服药3~7日丘疹即可消失。

 

内服外用方治偏头痛

1.内服方

①加味活络效灵丹:当归、丹参、黄芪、牛膝各15克,乳香、没药各10克,鸡血藤25克。水前服,每日1剂。本方用于老年偏头痛兼有高血压、冠心病者较为适宜。疼痛剧烈者可加红花10克,三七6克。

②散偏汤:川芎20克,白芷10克,白芍15克,白芥子、香附各10克,柴胡、郁李仁、甘草各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本方对因感冒而诱发的偏头痛效果较好。

③决明白芍汤:川芎15克,钩藤、石决明、白芍各30克,全蝎6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本方对顽固性、多发性偏头痛较为适用。

④望江南煮瘦肉方:望江南叶30克(鲜品加倍),250克瘦猪肉同煨熟,每日1剂,分早晚服。本方适宜各类偏头痛且治疗效果不佳者可效。

2.外用方

①川芎、白芷、细辛5份,冰片1份。研极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偏头痛发作时,用生绢包少许药末塞鼻中,得嚏而愈。

②鲜薄荷叶或鲜紫苏叶适量,置于温水(50℃~80℃)中浸泡5分钟,取叶敷于患处,1日数次。

③当归12克,川芎6克,香附6克,食盐20克。共研粗末,炒热布裹,敷于头痛处。

④全蝎21个,地龙5条,蝼蛄3个,五倍子15克,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30克,木香9克。共研细末,加半量面粉,用黄酒调成饼状,敷贴太阳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⑤雄黄、细辛等份。为末。左侧头疼嗅入右鼻、右侧头疼则嗅入左鼻,头疼立止。

⑥蚕沙80克,川芎、僵蚕各10克。加水煎沸后倒入保温杯内,用毛巾覆盖头部,使热气对准患侧太阳穴,熏蒸10钟左右。熏后用毛巾擦干、避风。

⑦生川乌、生南星等份。为末。葱白2根,连须捣烂,调入药末,贴于太阳穴,纱布包扎。

⑧白胡椒30克,黑豆,生姜120克,大枣(去核)7枚,葱白7根,共捣烂和匀,用纱布包好,鼻嗅之。

⑨荜茇15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瓶贮密封。每天对瓶口嗅5~6次,左侧头痛右鼻嗅,右侧头痛左鼻嗅。

⑩大蒜捣汁,仰卧滴鼻腔2~3滴,如流泪,则头痛立减。

⑪油菜籽1克,生大黄2克。共研细末,取少许吹入鼻腔,流出黄水即生效。

⑫白胡椒、细辛、薄荷各1克,生川乌、生草乌各6克,生石膏12克。共研末,敷大阳穴。

⑬川芎、白芷、炙远志各50克,冰片7克。共研细末,用纱布包好塞于对侧鼻内,痛立止。

(潘东曙)

 

葛藤花解酒验方

1.葛藤花15克,砂仁15克,白豆蔻仁15克,青皮1克,木香1.5克,橘皮4.5克,人参4.5克,猪苓4.5克,白茯苓4.5克,炒神曲6克,泽泻6克,干姜6克,白术6克。研为极细末,每服6克,白汤调服,取微汗。适用于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

2.葛藤花30克,滑石30克,黄连3克,甘草15克。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3克,白开水送下。适用于饮酒积热,毒伤脾胃,呕血吐血,发热烦渴,小便短赤。

(马宝山)

 

治老年性阴道炎坐浴方二则

方一:取白鲜皮30克,鸡血藤30克,首乌藤30克,生地30克,麻黄9克,红花6克,仙灵脾15克。上药水煎2次,去渣,合并药液,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方二:取野菊花30克,金银花30克,淫羊藿30克,当归15克,紫草30克,黄柏15克,蛇床子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丝瓜叶30克,冰片3克。将上药水煎2次,药液合并,每日熏洗外阴2次。

( 郑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