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1月27日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名更年期综合征,过去也被叫做“更年期”,它是女性特定阶段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的一个过程。随着人们对女性生理过程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在1994年建议取缔“更年期”这一名词,改用围绝经期、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等名词。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及饮食的改变,该病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引发的心理及身体症状也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是每一位女性都不能忽视的话题。
1.什么是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因为体内性激素减少所引起的一系列身体和精神心理症状,是女性的生殖功能逐渐衰退到消失的一个过程。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和垂体功能的退化,在此过程中,女性的生育能力和性活动力下降,月经稀少到停止,性器官也逐渐性萎缩和衰老。
2.围绝经期综合征特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没有盖棺定论,但对其症状研究发现病症和发病原因过于复杂,症状可轻可重,1/3的人无明显不适,2/3的人症状明显,有的甚至十分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症状具体表现有:(1)经期紊乱,月经改变情况多样,有的月经血量减少,时间变短,间隔时间变长,甚至有的女性有直接绝经的情况。(2)偶发性燥热,这也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最明显特征,特别是自身心理受到刺激,情绪激动,容易引发燥热,从面部开始延展至脖颈,最后是胸腔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色斑块,有患者可能出现出汗和体温升高。因此患者心理也会感受到压力,烦躁,手心冒汗,夜间睡眠质量低,容易出现夜汗。这是雌性激素调热机制出现异常的表现,(3)心血管系统受影响,绝经期前后血管的舒缩功能不稳定,容易引发高血压,也可能导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4)生殖系统异常,女性在绝经期外生殖器开始萎缩,阴道变短,黏膜变薄,酸性降低,阴道分泌物减少,容易引发老年阴道炎。子宫和输卵管的萎缩也会导致乳房扁平及下垂。(5)精神和心理状况,受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进入绝经期后女性容易心情烦闷、失眠、多虑甚至抑郁,出现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
3.影响因素
由于绝经期的症状、持续时间差异过大,存在以下影响因素:(1)年龄。研究表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是随年龄增加呈正比例关系,不同年龄阶段的症候群发病率不同,45~55岁是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发阶段,大于55岁属于骨质疏松高发阶段。(2)文化程度。研究表明,学历越高的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也高,心理状态的变化也会随文化程度变化。(3)内分泌改变。体内雌激素下降会导致多巴胺、5-羟色胺等调节睡眠的神经介质减少,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4.治疗原则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有四个关键点:(1)卫生宣传;(2)饮食注意;(3)心理治疗;(4)药物应用。一般的治疗手段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存在睡眠问题使用安定类药物,存在植物神经紊乱的问题使用谷维素,心理问题采取心理咨询。特殊的女性患者也可采取激素替代疗法,补充雌激素,但只进行生理性补充,不过多使用,对于妊娠、严重肝病、胆汁淤积的等疾病患者禁止使用。
5.预防
人工绝经,切除卵巢的患者在术后就要开始使用雌激素的替代治疗,正常绝经的女性要加强体育锻炼,多食用富含钙、铁、锌、维生素的食物。
妇女一生中最后一次月经称为绝经,约始于40岁以后,历时短则1~2年,长至10余年。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每一位女性都不容忽视的话题。
(冈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