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1月06日
黄汉儒:养生要顺其自然,适可而止
■ 本报记者 陆文 文/图
2022年7月20日,黄汉儒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
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以下简称国壮)壮医学术首席专家黄汉儒教授,现年80岁,从事民族医药工作57年,是我国壮医药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虽已退休,但他依然活跃在临床、科研、教学领域,带徒、开展学术交流、指导壮医药相关研究工作。
退休后,黄汉儒保持平淡的生活,一直居住在老房子,每天都要爬楼梯上下,虽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他并不觉得辛苦。黄汉儒每天大概会睡六七个小时,然后到工作室看看书报,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及协会的团体活动等,不会让自己太闲着。
要宽松:保持良好的心态
“我想说一说壮医在健康养生方面的一些体会,就我个人来说,从医的目的也是为了健康长寿。”面对记者来访,黄汉儒说。
壮医壮药为壮族人民的健康养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也是百岁老人比例最高的民族之一,近1/3的长寿县都在广西。“首先,我们要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行业自信,如果没有健康养生的理念、方法、手段,我们壮族很难生存繁衍。”壮族人对健康养生的理念,从古到今都较为重视,把壮医壮药当做健康养生的重要手段,比如南宁市武鸣区马头乡出土的青铜针,反映了古代壮族先民的医药成就;《中国壮医学》把壮族人健康养生作为一部分重要的内容写进去。
“我们夫妻俩的退休工资完全够生活开销,我没有太多物质上的追求,够用就好,住老房子离工作室近,周围也都是老同事、老朋友,这很好。”黄汉儒认为,一个人的健康最重要的是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务,健康人的心态一定是处于良好的水平。”保持宽松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就要淡泊名利,平淡生活。老年人要试着去掉包袱、去掉负担,不忧这忧那,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要有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长期以来,在生活上,黄汉儒教授遵循顺其自然,适可而止,这“八字方针”。
“顺其自然,这是最高的养生原则。两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壮医认为,人要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人”三气同步的健康状态。从现实来看,“我们要顺应自然,饿了就要吃饭,冷了得穿衣服,困了就要睡觉,这是我的顺其自然。”这是保持健康的基本要求,黄汉儒说。
“适可而止,其实就是一个字:度,凡事都要把握好度,包括心态、饮食、运动等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维持平衡。”在饮食上,黄汉儒不忌口、不挑食,在把握好量的前提下,合理荤素搭配。“生活上我不给自己设置太多条条框框,凡事把握好度,这非常重要。”退休人不休,黄汉儒每天保持一定量阅读和思考,偶尔与老伴散散步,作息规律,参加社交活动、学术活动,以适度为宜,不过度劳累。“人有个体差异,比如有运动习惯的人保持一定量的运动,这对健康是有利的,但贵在适度,需从实际出发,这有利于保持身心的宽松平和。”
适度补益:田七、薏苡仁、山楂
肖培根院士曾说,壮药田七,是壮族人民对我国传统医药乃至世界传统医药的重要贡献。广西自然生态优越,壮药资源丰富,是壮药田七主产地之一,它是壮医常用药,也是常用中药。黄汉儒说,作为广西人适当吃些药食两用的药材,以祛瘴、健脾胃,很有必要,对健康有益处。他常吃的三种“补品”有田七、薏苡仁、山楂。
“田七,活血化瘀,祛瘀生新;薏苡仁,祛瘴、健脾、利湿;山楂,消食健胃,它们都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目前,黄汉儒健康状况良好,血压平稳,手、脸老人斑都很少,面色红润,他认为与常吃这三味药食两用药材有密切关系。“生田七捣成粉,每天3克,温开水送服,我至少吃了十年以上。”人老心脑先老,在植物药方面,壮药田七对心脑疾病具有很好的缓解、改善作用。此外,老年人要适度用脑,保持思考,延缓衰老。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环境固然重要,但个人生活、饮食习惯对健康也很重要。黄汉儒教授表示,如果问我有什么养生保健秘诀,那就是在保持良好心态的基础上,做到顺其自然,适可而止,适当服用一些药食两用的药材。
黄汉儒在国壮风湿病科率队查房
黄汉儒在工作室查阅医药文献
黄汉儒指导国壮风湿病科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