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1月06日

侗族人民的饮食文化

侗族人民喜吃糯食,特别是在过年过节时,有“无糯不成席”的习俗。在日常生活中,早餐吃油茶,上山兜糯米饭;在普通节日中,大年的年粑,二月初二的黄蒿粑,三月初三甜藤粑, 四月初八的乌米饭,五月初五的棕粑,无不是用糯米制作的粑粑。除此之外,油茶、爆米花、甜酒、苦酒、套缸酒、酸肉、酸鱼、酸鸭肉无不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制成。

侗族以酸食为美味,以酸待客,以酸为乐,以酸为荣。由于侗族居住在偏僻的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通商极少,因此自家饲养的家禽家畜和鱼类,只能自宰自食,一时吃不完,只好制作木桶或用陶瓷罐将鱼肉腌制储存。这种腌制后的酸肉酸鱼酸菜,便于储存和携带,还可除虫;防毒、助消化、开胃口、提神醒脑。吃了酸食,再喝泉水,都不会坏肚子。

侗族喜吃油茶,有“一日三餐是茶”的传统习惯。侗家常以茶待客,如办红、白喜事,成批客人一进屋,必先端上一碗油茶招待,然后才正式上桌用餐。侗家的茶名目繁多。有泡茶、冻米茶、饭豆茶、黄豆茶、包谷茶、蜜饯茶、柿饼茶等。制作原料必经采用侗乡山上的野生或人工种植的茶叶加工而成的大饼茶。茶水还有解毒止渴的功效。

凡是到过侗乡的人,都品尝过用侗米、香油、糊米、花生米、油炸黄豆、糯米粑粑、葱花、姜丝烧制的侗家油茶。一碗香喷喷的侗家油茶,既解渴,又充饥。一些侗寨的老人,常在自家的火炉旁,长年累月用砂罐煎熬着一种用九节茶(草珊瑚) 白茅根、金银花、箭杆风、见风消等侗乡草药熬成的茶水,家里人下地回来口渴了喝上一大碗,客人进屋奉上一碗药茶水,喝了这种侗家特制的茶水,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作用,如被大雨淋湿了全身后,喝上一碗热腾腾的侗族茶水,可以防止感冒,避免受凉着痧,确实不愧为侗乡保健茶之美称。

侗家爱饮酒,一般有客必有酒, 以酒待客交友。酒的品种较多,主要有苦酒、套缸酒、烧米酒、苞谷酒、高粱酒、黄粟(小米)酒、红薯酒,甘蔗酒等。特别是侗家苦酒,用糯米蒸熟,放入酒窖发酵而成。其味香甜可口,开胃提神。

侗族民间草医草药的单方、验方和秘方中,绝大部分是将药煎熬好后,以黄酒为引(兑服),这可算是侗族医药独具一格的特征。黄酒(即苦酒)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醋酸、脂肪和多种矿物质成分,含乙醇量极微, 入药兑饮,可引药上行,通利血脉,散湿气、提精神、增食欲、润皮肤等多种功能。古籍医书记载:“黄酒与寒性药物兑服可缓其寒,与滞性药物同饮可助其行,加强通调血气,舒筋活络。”所以黄酒兑服百药,有引药归经、提高药效之功能,故古医书记述“黄酒乃百药之长”也。

(长 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