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30日

系统性红班狼疮治案一则

张某,女,48岁。主诉反复发热、关节疼痛5年加重伴红班1周。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及双手掌指关节疼痛,而后手足关节及面部又出现红斑,于当地医院就诊并确诊为SLE,尿常规提示尿蛋白(+++),此后间断服用泼尼松及环磷酰胺,症状略有好转或改善。1周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发热及双手掌指、双肘关节疼痛、面部散在红班皮疹,遂就诊于当地医院,予口服强的松片、硫酸羟氟喹片,效果不佳。实验室检查示:抗dsDNA抗体阳性,补体c30.5g/L,补体c40.2g/L,24小时尿蛋白0.5g,肌酐199μmol/L,血沉42mm/h。刻诊:双手掌指及双肘关节肿痛伴面部红斑皮疹,低热,口干口苦,双下肢轻度水肿,纳少眠可,泡沫尿,大便可,舌质暗红有瘀斑,苔白腻,脉弦细。辨证为肾虚血瘀。治宜滋补肝肾,解毒祛瘀。方用解毒祛瘀滋肾方加减:生地黄20克,制鳖甲10克(先煎),青蒿15克(后下),炒薏苡仁30克,黄芪10克,赤芍10克,升麻10克,佛手15克,金樱子30克,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白茅根10克,仙鹤草30克,玉米须10克。10剂,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并嘱其清淡饮食。

二诊:药后,关节肿痛及红斑较前有所改善,双下肢水肿较前好转,自汗盗汗,舌暗红,苔白,脉弦滑。上方加入浮小麦30克,糯稻根30克,续服10剂。

三诊:关节已无明显疼痛,红斑接近消失,汗出状况已改善,舌淡暗,苔薄白,脉沉弦,效不更方。嘱患者按诊方服药月余,复查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舌淡白,苔薄白,脉弦。随后予中成药调理善后。

按:本例患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5年,诊前服用泼尼松及硫酸羟氯喹片,病情控制不佳。结合四诊,证属肾虚血瘀。肾主水,温化功能减退,故出现肾阳虚而水肿,进而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血瘀,辨为肾血瘀证。《温疫论》中有:“邪留血分,里气壅闭,则伏邪不得外透而为斑……或出表为斑,则毒邪亦从而外解矣。”方中生地黄、白茅根、赤芍清热凉血;升麻、白花蛇舌草解毒透热;半枝莲、仙鹤草活血化瘀;黄芪、金樱子、佛手利于消肿;炒薏苡仁祛湿除痹,兼调补脾胃;制鳖甲、青蒿起到滋阴退热的作用。诸药配伍,共奏凉血祛瘀、清热利水之效。二诊时患者汗出较多,故加浮小麦、糯稻根起到益气敛汗的作用。三诊患者病情已明显改善,效不更方。

(张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