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30日

肝病患者的情志养生

肝脏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中医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将军之官,如《黄帝内经·素问》的《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属木,木主发生,故为将军之官,而谋虑所出,犹运筹帷幄之中也。”可见,肝脏重要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若肝功能失调,极易侵犯他脏而引起各种疾病。肝气过旺则怒,怒而伤肝;而强压怒火也会导致气机不畅则郁,郁而伤肝。

肝病患者情志失调常表现为:1.恐惧感。因大多数病毒性肝炎属于慢性病,长期发展有向肝硬化转变的可能,而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可以治疗,因此,有的肝病患者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2.焦虑感。由于慢性肝病长期反复,使患者经济负担加重或不能胜任工作,有的患者还担心会传染家人、朋友等,从而产生种种焦虑情绪。3.孤独感。由于慢性肝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很多患者不敢与其他人进行正常交往,日久天长就会感到孤独无助。4.急躁易怒。部分肝病患者性情急躁,爱发脾气,甚至喜怒无常,这些不良情绪对肝病的康复非常不利。

中医认为,养肝首要的就是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鉴于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生理特性以及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情绪不良或不稳定的肝病患者更应当重点关注肝气的养护。俗话说:“善治不如善养,三分吃药,七分调养。”肝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应注意情志养生,做到持之以恒地进行自我调养。

1.控制情绪,防止暴怒伤肝 长期的情绪抑郁或突发的暴怒,皆可致肝脏的气血失调,肝失疏泄功能而诱发或加重肝病。肝为刚脏,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郁怒则伤肝,故肝病患者宜节情志,避免过度精神刺激,尤须慎怒。

2.豁达开朗,避免思虑过度 忧思最易伤脾,脾伤则饮食水谷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易致湿热与病毒相合,使肝病加重或复发。肝属木,脾属土,肝气疏泄太过,横逆犯脾胃,则肝郁脾虚或肝脾同病,使病情趋向复杂,治疗变得棘手。正因为过度的思虑易损伤脾气,暗耗心血,不利肝病的康复,故肝病患者的调养宜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久思多虑加重病情。

3.恬静愉悦,保持乐观向上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指愉悦的心情、舒畅的情绪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肝病患者切忌因疾病而产生消极、悲观、恐惧等情绪;宜保持恬静而愉悦的心情、乐观向上的态度,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肝病患者可适当参加一些文体娱乐活动,以振奋精神,有效地排遣消沉、沮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

4.中药调理,疏肝理气解郁 针对肝病患者肝郁气滞、肝郁脾虚等病理特点,可选用疏肝解郁的中药如柴胡、郁金、元胡、香附、丹参、佛手、陈皮、川楝子等,常用的中药处方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等。平时可多吃些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功效的青色食物,如菠菜、西洋菜、芥蓝、青瓜、冬瓜、绿豆等;也可适当吃一些具有保肝敛肝之效的酸味食物,如山楂、山萸肉、枸杞子等。

(李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