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0月07日
“零距离”接触中医药 感受中医壮医“非遗”之奇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对增进广大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提升民族认同感及归属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2年,广西启动结对共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品牌活动以来,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引入校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中医药课程,目前,中医药文化研学课程已经成为共建学校的特色内容。
9月29日,南宁市逸夫小学40名小学生走进广西最大三级甲等民族医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零距离”接触中医药,感受中医药传统文化魅力。继9月26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携”中医药文化走进南湖小学后,医院又将小学生“请”进来,这是开展中医研学的又一举措。
同学们在医务人员的引导下,来到布罗陀广场、门诊大厅、民族医药展示区、空中花园等区域,实地参观了解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历程,了解布罗陀、骆越等壮族文化的起源和中医药的发展,认识医学发展代表人物、代表文物,亲手制作壮药香囊、排队体验非遗技法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思考寻草认药、感受非遗之奇。
“竹筒罐为什么是木质的?跟家里的玻璃罐不一样?”“驱蚊草真的能驱虫吗?”“三道两路的香囊作用有什么不一样吗?”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一边认真做笔记,一边提出各种问题,让在场医务人员看到了学生们对中医的“独特见解”。
活动当天,医院向学校赠送了中医药科普读物、涂色绘本及《民族医药报》合订本等读物,为校方后续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提供了教材支持。其中,中医药科普读物《智慧中医 “药”你好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联合出版,书本以中小学生的视角,对中医药发展传统代表人物、“桂十味”,以及广西特色道地药材等,通过“故事传说”这一手段介绍了代表性人物贡献、药材性味功效等进行了介绍,同时配备了涂色本,让孩子们在涂绘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陆波表示,学校会将这些读物进行充分利用,发放给学生阅读学习中医药文化的科普知识。
共建单位推广中医药文化研学课程,既让学生感受到中医药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和热情,增进广大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提升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
(黎佳 王煜霞)
制作壮药香囊 黎佳 摄
辨识草药 黎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