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0月07日

虚阳浮越、虚火上炎之眩晕治验

赵某,女,62岁。患眩晕3年余,西医诊断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经中西医长期治疗,眩晕有时减轻,但反复发作,愈来愈重,如坐舟车,头不能转动,停服降压药则血压上升至180/100mmHg,经查所用中药,乃养阴清热、平肝潜阳之剂。诊见精神萎靡,眩晕如坐舟车,纳差自汗,夜间尿频,舌淡体胖,脉微细弱,血压190/110mmHg。证属阴虚阳衰,虚阳上浮,上扰清窍。治宜滋阴温阳,引火归源。方用金匮肾气汤加味:肉桂3克,熟附子6克,丹皮10克,山茱萸15克,泽泻20克,肉苁蓉20克,怀牛膝15克,玄参15克,山药30克,茯苓20克,熟地20克。5剂,水煎取液,早晚2分服,每日1剂。

药后,眩晕大减,自汗减少,血压150/100mmHg,尿频大减,仍气短、心慌、乏力倦怠,上方加炙黄芪30克,柏子仁12克,续服7剂。药毕,诸证悉平,血压130/80mmHg,继以金匮肾气丸调理半月,眩晕未作,血压稳定。

:本案为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范畴,治疗在滋阴的基础上,佐用肉桂、附子、山药、肉苁蓉等温阳填精之品而获佳效。其中关键在于辨证正确,久病老年虚损,肾中阴阳两亏,阳虚不能潜阳,阴虚不能守舍,以致肾火上浮,上扰清窍为病因,治以大剂滋水养阴的基础上,佐以桂附之类,以达引火归源之效。

注:1mmHg=133.322Pa

(明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