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0月07日

行气安胎苏砂仁

苏砂仁,即紫苏梗、砂仁,二者均有行气安胎之功,临床常相须使用,故称苏砂仁。二者由于出身不同,故临床使用有异。

紫苏梗,又名苏梗,性味辛甘、微温,归肺、脾、胃经。有宽胸利膈、顺气安胎之功,适用于胸腹气滞、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胸胁胀痛等症。本品味辛行散,入脾经,长于行气宽中、和胃止呕。通过行气,使气机畅达,起理气安胎之效,故可治疗气滞而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下气,安胎,活血定痛,和中开胃,止嗽消痰,化食,散风寒”。《本草纲目》言其“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砂仁,又名缩砂仁、阳春砂、香砂仁,性味辛、温,归脾、胃经。有化湿行气、温中止泄、理气安胎之功。本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善于化湿行气,入脾胃而善于理脾胃气滞,为醒脾胃之要药,且能行气和中而止呕安胎,用于治疗气滞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可单用,或入复方中使用。《本草纲目》言其“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痞胀,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

由此可知,紫苏梗、砂仁二者均有行气安胎、和胃止呕之功,用于气滞胎动不安,妊娠呕吐等。紫苏梗行气安胎之力逊于砂仁,砂仁长于行气和胃,并为行气安胎、和胃止呕常用药物。现介绍几则临证治方,供读者参考。

1.缩砂散:缩砂仁适量,研为细末备用。每次6克,加入生姜汁少许,开水调服,不拘时候。可行气和胃。适用于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

2.安胃饮:藿香、竹茹、半夏、陈皮、茯苓各9克,苏梗、川厚朴、砂仁各6克,生姜汁20滴(兑服)。水煎服,每日1剂。可和胃降逆止呕。适用于胃虚气失和降所引起的妊娠恶阻。

3.紫苏饮:大腹皮、党参、川芎、陈橘皮、白芍药各15克,当归9克,紫苏茎叶30克,炙甘草3克。上药研末,分3份用姜葱汤空腹送服(生姜4片,葱白22厘米,煎取药液160毫升)。可降逆止呕。适用于妊娠胎气上逼,胸膈胀满疼痛,临产惊恐气结,连日不产者。

4.泰山磐石散:人参、当归、白芍药、熟地、川续断、黄芩各3克,糯米、黄芪、白术各6克,炙甘草、川芎 、砂仁各2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益气健脾,养血安胎。适用于气血虚弱所致的堕胎、滑胎。证见胎动不安,或屡有堕胎宿疾,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5.苏砂粥:紫苏梗10克,砂仁5克,大米100克。将二药择净,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成,每日1~2剂。可行气和胃。适用于妊娠呕吐。

(胡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