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16日

中医 “四诊法”在新闻筛选中的运用

□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 孔艳梅

“望、闻、问、切”是中医体察疾病的重要手段,源自我国春秋时期神医扁鹊的治病理论,又称“四诊法”。这一古老的中医诊病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在新闻报道中认真引用和借鉴。四诊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总称"四诊",“王者观其起色、闻着嗅其体味、问者问其苦痛(病情),切者号脉断其病症”。四诊法直观、朴素,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判断一条新闻线索到底有没有新闻价值,需看素材本身是否具备了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基本特性,这份素材就有了新闻价值,至于新闻价值的大小,还要看看素材在各个特性中发挥的作用。

新闻价值的判断和中医的 “四诊法”也有相通之处,好的新闻基于好的素材。新闻价值往往是记者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来的,它是由不同人物、事件、场景和不同的地点组合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浩如烟海的新闻线索,一条新闻线索可以有不同的新闻价值,不同的角度报道的新闻效果不一样,新闻价值的筛选、整理素材、写作,“四诊法”这一古老的中医诊病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在筛选新闻素材中认真引用和借鉴。

望诊——慧眼识珠

寻找新闻线索、确定采写角度是筛选新闻价值必须要做的工作,这个工作环节就是“望”。望者寻找,观望者也。它不同于简单的搜索和观望,而是需要记者从貌似简单的新闻线索中发现、分析新闻背后的实质和内涵。在选题出现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清楚看到新闻价值在哪里?哪方面的价值比较大?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这是一个新闻价值的搜索、分析、定位的过程。这个过程做好了,才会为今后的采访打下坚实基础。一条新闻线索首先必须需经过对素材的感性认知,“望”是用肉眼观察,外形判断,放眼望去最直接的感官,跟看人一样,如果穿上靓丽的外衣会很显眼,但有没有价值不得而知,所以素材的显著性会很吸引眼球,新闻的显著性指新闻线索中的人物、地点或事件越是著名,越是突出,新闻价值就越大。2022年,由市卫生健康委组织深入南屏瑶族乡中心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本人采写的一篇《在深山播撒中医药文化种子》的新闻被《中国中医药报》采用,这条新闻不仅是因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素材和报社的要求,同时素材本身也具备了新闻价值显著性和接近性的特性,初看线索有一个中医药传播活动,有少数民族因素,有中小学因素,山区的因素等等,要从哪个角度入手,哪个新闻价值更高就要认真比对,最后从深山,瑶族乡,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这几个方面入手。

闻诊——嗅觉灵敏

如果一眼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不妨试试去“闻”,中医诊法的“闻”就是借助听觉和嗅觉来诊病,听就从别人的口中获悉,一般会很有趣味性和接近性,跟新闻学的新闻嗅觉相似,要增强政治敏感,就要吃透上下“两情”。首先要吃透“上情”,就是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当前的形势和党的中心工作,了解行业的相关政策,只有把“上情”吃透了,才能更好地吃透“下情”,每项的新政策都始终会在基层落地,“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围绕相关的政策与规定即使不起重要作用,但多多少少受影响,这是新闻重要性的显现,也很讲究时效性。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的《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本人就采写了题为《卫生行风的“金规玉律”》的新闻,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不仅要吃透政策,还要及时汇报基层的工作情况。

问诊——刨根问底

中医“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问”对于新闻线索来说有两层意思,一是问素材,二是确认素材的真实性。问素材需深入基层群众交流,从采访或闲谈中挖掘有新闻价值的线索,这类的新闻往往是在一定范围内传开的人和事,具有趣味性、接近性、显著性。2014年本人采写的一篇新闻《一封来自越南的感谢信》,有一次本人刚走到骨科时,护士们告诉我说有一封越南文的感谢信,我就觉得这是一条新闻,这则新闻几乎涵盖了新闻的所有要素,立即就有了组织材料的方向。其二是在听说之后,需要确认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是否真有其人、其事,人名、数字、地址等细小的要素都要核对,以免铸成大错。

切诊——确定主题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脉诊是按脉搏,按诊是在病人身躯上一定的部位触摸、按压,以了解疾病的内在变化或体表反应。辩证唯物论:透过现象看本质。事情都有来龙去脉,但都离不开一条主线,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现象也是本质体现,偶然是必然的体现,如果近段时间频频发生某些事,而每件事情都是独立的整体,但是跳出素材本身却发现它们都有关联,这些素材时效性较强。特别是写通讯,要把杂乱无章的素材归纳整理,用一条主线贯穿,有时要求作者写前要策划,明确中心思想之后去找素材,有选择去筛选典型的人和事,特别选择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人和事,这就具有了趣味性和接近性。2015年护士节期间本人采写的一篇《他们把青春献给了护理事业》,就是讲述4名优秀的护士,通过描写他们平时工作的细节来诠释护理工作的岗位形象。

新闻学与中医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学科,新闻价值 筛选和中医“四诊法”貌似也扯不上边,但是只要将不同的学科融会贯通,都可加以运用。很多学科都一样,结合工作实际,跨学科运用能让所涉及的学科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