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16日

肌肉萎缩如何恢复锻炼

肌肉萎缩,是指人体的横纹肌营养障碍、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肌肉体积缩小的现象。当人的肌肉结构处于废用状态时,最容易出现肌肉萎缩症状。

肌肉是由约80%的水和20%的有形成分组成,而有形成分大部分是蛋白质,因此肌肉收缩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就是肌肉的收缩蛋白。废用状态下肌肉蛋白质代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蛋白质合成率降低、分解率增加,导致肌肉蛋白总量减少,这也是引起废用性肌肉萎缩的直接原因。

另外,运动刺激可以使骨骼肌增强,肌动球蛋白的升高会使骨骼肌收缩蛋白在量和质上会发生变化。如果长时间不运动,一部分肌动蛋白发生分子变性,肌动蛋白的活性便会明显下降。废用状态下,肌肉活动减少,肌肉受到的牵拉刺激也随之减少,使肌肉的张力下降,肌紧张度明显降低,从而产生肌肉萎缩。

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尤其是久病卧床的人群,应经常进行恢复锻炼:(1)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锻炼时,在不增加运动次数和运动时间的前提下,逐渐增加运动器械的重量,使肌肉产生越来越大的力量来克服它,使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2)掌握好运动量。可根据自身的肌力基础而定,一般需要超过本人最大肌力的2/3,比如用最大的力气能举起6000克的沙袋就挑选4000克以上的沙袋进行练习,然后随着肌力的增加,沙袋的重量也需要相应增加。(3)掌握好运动节奏:锻炼并非越多越好,但是间隔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来说,每天或者隔一天锻炼一次为好。具体时间可以视疲劳程度以及疲劳消除的情况而定。

(亦 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