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16日
收敛固脱山茱萸
山茱萸,又名枣皮、山萸肉,是临床常用的收敛固涩药。中医认为,山茱萸性味甘、酸而温,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之功,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痿,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月经过多,大汗不止,体虚欲脱,消渴等。本品酸微温质润,其性温而不燥,补而不峻,补益肝肾,既能益精,又可助阳,为平补阴阳之要药,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酸耳鸣,命门火衰,腰膝冷痛,小便不利,肾虚阳痿等。《名医别录》言其“温中,下气,止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雷公炮炙论》言其“壮元气,秘精”。《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水煎剂有利尿、降压作用,对于因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使其升高作用。
山茱萸与参附汤同用,可助参附汤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且山茱萸可收敛元气、振作精神,用于内闭外脱症逆转,可促进病情好转向愈。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1.大补元煎丸(中成药):方由党参、山药、熟地黄、当归、山茱萸、杜仲、枸杞子、炙甘草等组成。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可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亏,精神疲惫,心悸健忘,头晕目眩,四肢酸软。
2.归肾丸(中成药):方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茯苓、当归、山药、杜仲等组成。口服,每次9克,每日2~3次。可滋阴养血,填精益髓。用于肾水不足,腰酸脚软,精亏血少,头晕耳鸣。
3.萸苁强肾胶囊(中成药):方由五味子、肉苁蓉、蛇床子、菟丝子、山茱萸、远志等组成。一次3~5粒,一日2次,饭后服用。可补肾填精。适用于肾阳亏虚所致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
4.参附茱萸汤:人参15克,黑附片10克(先煎),山茱萸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回阳救逆固脱。适用于内闭外脱证,症见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机械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5.山茱萸粥:山茱萸15克,大枣5个,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二药洗净,去核;大米淘净,与二药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补肾涩精。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遗精、遗尿、小便频数等。
6.枸杞茱萸粥:枸杞子、山茱萸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枸杞子、山茱萸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同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砂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温肾壮阳。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
(胡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