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09日
心系疾病辨治纲要
心系疾病包括不寐、惊悸怔忡、舌疮、尿血以及昏迷、胸痛、汗证、梦遗等病的某些证型。此外,中风、癫狂两病在其神志不清时,也与心之神明失用有关。因心主血脉、主神明,所以其主要病理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思维活动的异常。心包为之外卫,温热之邪内传,多为心包所受。心系疾病常见的证型有心经热盛、浊邪扰心、心阳虚、心阴虚四种,其治法不外乎清开、化瘀、镇惊、补虚四法。
一、临床证型
(一)心经热盛:心在五行属火,易受温邪所袭;若情志抑郁、五志化火生痰,亦易扰心。所以心经热盛,包括热入心营和痰火扰心两型。
1.热入心营:温热时邪内陷心营,轻则心烦不寐,重则昏迷、谵妄。其主要证脉特点见下。①外感温病:起病急骤、变化较快、病热凶险。②热伤营阴:高热或身热夜甚,口却不渴。③热扰心神:轻则心烦不寐、时有谵语,重则神昏谵语、面赤气粗、舌蹇肢厥。④舌质红绛或紫绛而干、苔黄、脉细数。
常见兼证:①气分热盛:昏迷兼见躁扰不宁、腑实不通、腹满坚硬、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烈、脉沉实有力。②热动肝风:高热不退,兼见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烦躁不宁、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舌质干绛、脉象弦数。③热盛动血:兼见发斑、发疹、出血、舌色深绛、神昏躁扰。
2.痰火扰心:五志化火,炼液为痰,痰火扰心,蒙蔽清窍可引起不寐、昏迷、癫狂;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心火下移小肠则小便淋浊涩痛,甚则尿血;痰火风动则易中风。其主要证脉特点见下。①痰热蒙心:发热面赤,轻则心烦失眠,重则烦躁不安、躁扰如狂;阳升风动挟痰火上蒙清窍则昏仆不省人事。②痰热内郁:狂乱无知、发癫、发狂。③全身症状:呼吸气粗、喉间痰鸣、痰黄黏稠、口臭身热、便干尿黄或尿血、口舌生疮。④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滑数。
(二)浊邪扰心:浊邪扰心可发生心悸、胸痛、中风、昏迷等。痰饮与瘀血的临床表现不同,各具特有的主要证脉。
1.痰饮上逆:停痰伏饮,积于胸中,阻遏心阳,可引起昏迷、中风、心悸、胸痛等。①饮邪凌心:心悸、眩晕、胸脘满闷、恶心吐涎,渐渐出现神志模糊、语言不清、昏不知人而不伴发热、且静而不烦。②内风挟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阳气不宣且兼见面白唇暗、四肢不温、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③舌体胖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2.心血瘀阻:心主血、主脉,“主血”包含着心生血和推动血液运行之意,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就能推动血液周流不息,所以心主血与心主脉是一致的。“气为血之帅”,气虚帅血运迟;气滞血行受阻,均可引起心悸怔忡、胸痛,主要证脉特点见下。①心阳被遏: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入夜甚。②瘀阻心经:心胸刺痛、固定不移,或伴唇甲青紫。③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三)心阳虚:心主血脉靠心气推动,心气又靠心阳温养,所以心阳虚包括心气虚在内,心气虚又往往与胆虚同病。心阳虚可引起惊悸怔忡、胸痛、不寐等,心阳暴脱可见于中风昏迷、昏迷等。主要证脉特点见下。①阳虚不温: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胸闷气短。②心失温养:心中空虚、惕惕而动、神倦嗜卧。③心胆气虚:失眠多梦、易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④胸阳痹阻:胸痛彻背、感寒痛甚,重则喘急、不得平卧。⑤心阳欲脱: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汗出不止,二便自遗,肢体软瘫。⑥舌淡苔薄、脉虚弱甚或脉微欲绝。
(四)心阴虚:思虑劳心过度,暗耗营血阴精,使心阴不足,甚则阴虚火扰而发生心悸怔忡、癫狂、不寐、梦遗、盗汗等。其主要证脉特点见下。①血虚失荣:头目眩晕、面色不华、食少倦怠无力。②血虚伤神: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少寐、善悲欲哭。③阴虚阳浮:失眠健忘、多梦易醒,盗汗。④心阴欲脱:神昏汗出,唇舌干红,脉虚数。⑤舌红苔薄,脉细弱。
常见兼证:①心脾两虚:兼见面色萎黄、食少倦怠、气短神怯、健忘、怔忡、少寐、妇女月经不调、脉细无力、苔白质淡。②心肾不交:兼见虚烦不眠、梦寐遗精、潮热盗汗、心悸不宁、腰酸腿软、夜间尿多、形瘦、多言善惊、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清开法:“清”有清心热、凉心营、降心火之意,“开”有开窍、醒神之用。温热之邪扰心,则神明失用,所以清开法包括清心安神和清心开窍两方面。
1.清心安神:用于心经热盛疾患。常用中药有黄连、山栀子、生地、丹皮、玄参、连翘等。常用方剂:阴虚火旺、虚烦失眠者,用黄连阿胶汤;心烦少寐、心悸不宁者,用朱砂安神丸;肝火扰心者,用龙胆泻肝汤;心经热盛口舌生疮、小便涩痛者,用导赤丹;心肾不交、惊悸不寐者,用交泰丸;心肾不交、惕惕心悸者,用定志丸;心肾不交、心悸遗精者,用知柏地黄丸或三才封髓汤;火盛阴伤、惊狂失志者,用二阴煎或二阴煎合定志丸。
2.清心开窍:用于温邪内陷心包及痰热蒙蔽心包之窍闭昏迷重证。常用中药有犀角、玄参、连翘、丹皮、银花、麦冬、生地、黄连、山栀、木通、竹叶等,醒窍配伍麝香、冰呀、菖蒲、郁金等芳香开窍之品。常用方剂:邪热传营、高热神昏者,用清营汤;热隐心包、神昏谵语者,用清宫汤,以上两方均可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辛凉开窍,再用羚羊角汤熄风;热盛动风者,用羚羊钩藤汤;热盛动血者,用犀角地黄汤。
(二)涤痰开窍法:即消除荡涤痰浊、清醒神志之意。本法用于痰火扰心之失眠、失志及痰闭昏迷诸病。
1.清热涤痰:用于痰热、痰火诸证。常用中药有贝母、瓜蒌、天竺黄、竹沥、海浮石、海蛤壳、胆南星、礞石、大黄等。常用方剂:痰热内扰、虚烦不眠者,用温胆汤;痰热胸痛者,用小陷胸汤;痰火上扰、失志发狂者,用生铁落饮;痰火壅盛可配合服用礞石滚痰丸;肝胆火盛送服当归龙荟丸;痰火上蒙、神逆乱者,用黄连温胆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狂躁便秘者,加服礞石滚痰丸。
2.芳香豁痰:用于痰阻清窍诸病。常用中药有苏合香、安息香、麝香、冰片等芳香化浊、开窍清神;丁香、香附、荜茇、檀香等行气开郁。常用方剂:痰浊阴闭者,用苏合香丸急救四苏;痰闭神昏者,用涤痰汤送服苏合香丸;猝然昏厥者,用通关散以急治其标,以鼻取嚏。
(三)化瘀法:化瘀有消散、活血、通脉之意,本法用于心血瘀阻疾患。因“气为血帅”,故本法常需配合行气、益气之品,以助血行。常用中药有蒲黄、五灵脂、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当归等。常用方剂:血瘀胸痛轻症用丹参饮,重症刺痛用血府逐瘀汤;瘀血阻络、心悸脉涩心痛者,用桃仁红花煎。
(四)镇惊法:镇有重镇、潜镇之意,用于阳亢实证或阴虚阳亢证。凡神志不宁、惊悸健忘者为虚,治宜滋阴潜阳。常用中药有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石决明、灵磁石等。常用方剂:虚阳浮越、心悸失眠者,用磁朱丸;心悸不宁、善惊易恐者,用平补镇心丹。
(五)补虚法:补虚即补其不足,心系补虚包括补心阳与补心阴两法。因气属阳,血属阴,所以补心阳包括益心气在内,补心阴包括养心血在内。
1.补阳益气:用于心气虚、心阳虚证,甚或阳气欲脱之危候。常用中药有附子、肉桂、干姜、人参、党参、桂枝等。常用方剂:心阳不振、饮邪凌心者,用苓桂术甘汤;心阳虚衰、心悸惕惕者,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阳不振、气滞血涩心痛者,用瓜蒌薤白桂枝汤;气血两虚、血行不畅、脉结代者,用炙甘草汤;元阳衰微、心阳将脱者,急用参附汤益气回阳固脱。
2.补阴养血:用于心阴、心血不足疾患。常用中药有当归、地黄、阿胶、玄参、麦冬、酸枣仁、柏子仁等。常用方剂:心血不足、心烦不寐者,用补心丹;心脾两虚、心悸不安者,用归脾汤;心虚恍惚者,用养心汤;心阴不足、汗液外泄者,用生脉散;阴虚火旺不寐者,用朱砂安神丸;阴虚阳亢、心烦不寐者,用酸枣仁汤;真阴大虚心中憺憺大动、心中痛者,用三甲复脉汤。
三、辨证施治要点
1.心阴虚包括心血虚,心阳虚包括心气虚在内,临证阴阳两虚、气血俱亏者,两者兼治,可选用炙甘草汤之阴阳并调。
2.心阳虚与饮邪阻遏心阳两证,与脾阳不运有关,治宜健脾养心。
3.心阴虚与痰火内扰两证,与肝肾两经的虚实也有关系,精血亏则心阳独亢,肝胆火旺同灼津成痰,治疗时应联系整体。
4.心之虚证均可佐用宁心安神之品,实证均可佐用镇静安神之品。
5.小肠病由心热下移者均为实证,治宜清心火、导热下行。小肠本经之病,多与脾、胃、大肠相关,临证时应联系互参。
(张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