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09日
读《中国古今药苑诗词》说秦艽
闲暇之余,翻阅王金育编著的《中国古今药苑诗词》一书,其中有一首现代诗人李一志所撰的《秦艽诗》,诗词曰:“寻宗问祖到甘宁,渭水河头草自生。札地沉沙根作本,舒枝捧叶玉为魂。鸟鸣树静人高寿,病痛筋寒酒一樽。何必艽中争次第,春风杨柳过西秦”。诗词歌调高雅,韵律严谨,诗意浓郁,描绘了秦艽的芳姿,赞颂了秦艽的药用功能。
中医认为,秦艽味苦、辛,性平,入肝、胃、胆经。具有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之功。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拘挛,黄疸,便血,小便不利,骨蒸劳热等证。历代本草对其效用均有记载,如东汉时期的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曰:“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本草经疏》载其:“秦艽,苦能泄,辛能散,微温能通利,故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性能祛风除湿,故《别录》疗风无问新久,及通身挛急。能燥湿散热结,故《日华子本草》治骨蒸及疳热。”《本草徵要》亦云:“秦艽,长于养血,故能退热舒筋。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疗风无问新久。入胃祛湿热,故小便利而黄疸愈也。”秦艽,在临床医疗中,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风寒湿痹、周身及关节拘挛疼痛:风寒湿三种邪气侵入机体,合而为病,影响气血运行,气血痹阻,而致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或筋肉拘挛疼痛,或兼发热、关节肿胀等。秦艽有祛风利湿、退热、缓解拘挛的作用。常配合独活、桑寄生、威灵仙、当归、红花、防己、牛膝、薏苡仁等同用。寒重者可加桂枝;湿重者可加苍术;风盛者可加防风;筋脉拘挛重者加木瓜、白芍、伸筋草。
2.阴虚劳热:用于阴虚而引起的骨蒸劳热(下午潮热、两颧发红、肌肉消瘦、盗汗、舌红、脉细数、晚间口干渴等)。本品可退虚热,常配合银柴胡、地骨皮、白薇、青蒿等同用。
3.退黄疸:《四声本草》记载:“疗酒黄,黄疸。”《药性论》亦云:“瘥五种黄病。”黄疸以湿热为多,有湿重于热仁者,有热重于湿者,有兼表者,有兼虚者。秦艽苦能泄,辛能散,内达于下焦,能通利二便,宣通诸府,引导湿热从二便出,故能疗五种黄病(急黄、劳黄、胆黄、阴黄、忧黄)。本品长于祛风湿、通络,故亦能使湿热从表而出。其性平且润,亦不伤阴,实为黄疸要药,放心使用。
(梁兆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