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7月29日
也说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的历史起源
三伏贴,又称三伏灸、天灸、发泡灸,是根据中医《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来对疾病进行治疗,针对容易在冬天发作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治疗,也就是“冬病夏治”。
中医传统贴敷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了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民间常在夏季喝雄黄酒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本方法相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患。
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提到的“天灸”,便是三伏贴早期的临床应用,即用旱莲草外敷治疟,用药后皮肤局部起疱如灸疱,今称药物发疱灸或发泡疗法。宋代时,三伏贴用药主要有毛茛、斑蝥、蒜泥、白芥子等,随着治疗疾病的范围不断扩大,用药也不断变化或增加,由最初的单纯治疗疟疾扩大到治疗哮喘,到如今涉及消化科、风湿关节病科、骨科、男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
关于冬病夏治最完整最早的记载是清代名医张璐的《张氏医通·喘门》“诸气门气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应。夏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天气炎热,人体阳气也最旺,在这个时候贴敷可以更好的鼓舞阳气。选择具有温阳祛寒、舒经活络、活血活瘀等作用的中药,然后将药物研成细末,用醋、姜汁等调成糊状,或将中药熬成膏剂,最后直接贴敷在相应的穴位上。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贴敷于疾病治疗对应的穴位,才能调节机体的气血阴阳、扶正祛邪,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三伏是一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与自然相应,人体阳气最充盛,腠理开泄,气血趋于体表,选择三伏天最热的时候进行穴位贴敷,可以加快药物在经络腧穴的吸收。于特定穴位敷用辛热药物,鼓舞人体正气、刺激穴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促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达到治病防病之效。
三伏贴的适应症
三伏贴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使用“三伏贴”时,常用的穴位是身体前面的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天突(位于胸骨上窝中央),以及后背的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处)、肺腧(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等穴。针对哮喘患者可以选择天突、肺腧等穴;针对鼻炎患者可以选择大推、肺腧等穴;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以选择膻中、肺腧等穴位。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6~8小时,儿童敷贴为2~4小时。如出现局部皮肤发红、微痒,可随时揭去;如有发热应暂停贴敷;皮肤有破损、对贴敷有过敏者不能进行贴敷;夏季气候炎热,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汗出;贴敷期间,应禁忌冷饮、鱼虾葱蒜等发物和油炸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不适宜进行三伏贴治疗,有严重的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患者,皮肤出现有破损的患者,疾病发作期比如发烧咳喘等患者都不适宜进行三伏贴治疗。 同时两岁以下的小孩子,由于皮肤比较娇嫩,贴敷容易出现感染,也不宜进行此项治疗,如老人家身体非常的虚弱,也不应该进行三伏贴的治疗的。
(吴春水)